【摘要】:甘肃民族地区全部处于全国主体生态功能区的禁止开发区域之内,同时又是甘肃最贫困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最大的两个民族自治区域,也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生态屏障地位显赫的两个区域。生态保护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长期困扰甘肃乃至全国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简称,我国民族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3.89%,民族地区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61%,集中分布在西部生态脆弱区。
甘肃民族地区是指2个民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和临夏州)、7个民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及位于临夏州内的东乡族自治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35个民族乡,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2%;截至2025年末,甘肃少数民族人口2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9.4%。(https://www.daowen.com)
甘肃民族地区全部处于全国主体生态功能区的禁止开发区域之内,同时又是甘肃最贫困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最大的两个民族自治区域,也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生态屏障地位显赫的两个区域。《甘肃发展年鉴2013》数据显示,2025年,甘南和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只有15442元和1163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7157元)分别低1715和5522元,在全省14个市州中分别处于第11位和第14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610元和316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4507元)分别低897元和1340元,在全省排名为第12和第13位。生态保护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长期困扰甘肃乃至全国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甘南州为样本,对我省民族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对策性研究,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必要参考,本文所采用的数据,除特别注明者外,皆为笔者调研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