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数据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

大数据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来自各个方面零碎的庞大数据融合在一起,可以构建出企业竞争的全景图,洞察到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细微变化,从而快速响应,制定有效竞争策略。因此,企业必须把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有效利用作为新常态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大数据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

战略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以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定位论”;以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与伦敦商学院客座教授哈默尔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定位论认为,企业或者以产品种类为基础,或者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或者以与用户的接触方式为基础,确立其成本领先、差异化或目标聚集的竞争优势模式,进而制定防御型或进攻型战略。

核心竞争力理论主张企业关注客户长期价值,明确自身独树一帜的优势,并沿着这两个相对稳定的主线去拓展产品和业务。

两者的思维模式均是在准确预测和判断未来的基础上定战略,在战略框架内抓落实,两者的决策主体都是商业精英而非员工和社会公众,两者的决策依据均是相对静止的、确定的结构化数据。

社会化媒体和大数据动摇了战略论的决策基础。一是决策主体正从商业精英转向社会公众。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效力,社交网络的普及增进了知识的共享和信息的交互,社会公众及其意见领袖已经成为企业决策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意见的表达、信息的传递,迅速形成信息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成为商业经营决策的依据,也成为其决策的外部压力。二是决策的依据正从结构化数据转向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和结构化混合的大数据。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原材料、生产设备、顾客和市场等因素的定义越来越不固定,科技正走向跨领域融合,产业界限正在模糊,充斥其中的则是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根据Gartner预测,未来五年中,企业数据将增长八倍,其中80%的是非结构化数据。

大数据将成为竞争的关键性基础,并成为下一轮产品生产率提高、创新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支柱。这把数据的重要性提到了竞争性要素的高度。

信息时代的竞争,不是劳动生产率的竞争,而是知识生产率的竞争。企业数据本身就蕴藏着价值,企业的人员情况、客户记录对于企业的运转至关重要,但企业的其他数据也拥有转化为价值的力量。一段记录人们如何在您的商店浏览购物的视频、人们购买服务前后的所作所为、如何通过社交网络联系客户、是什么吸引合作伙伴加盟、客户如何付款等,所有这些场景都提供了很多信息,将它们抽丝剥茧,通过特殊的方法观察,将其与其他数据集进行对照,或者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分析解剖,就能让企业的业务拓展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因此,数据是所有管理决策的基础,带来的是对客户的深入了解和竞争优势。

(一)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大数据时代,企业大数据和云计算战略将成为第四种企业竞争战略,并且企业大数据和云计算战略将对传统的企业三大竞争战略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管理者要对大数据和云计算高度重视,把其提高到企业基本竞争战略层面,企业大数据和云计算战略可以作为企业基本战略进行设计。因此,数据竞争已经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利器。来自各个方面零碎的庞大数据融合在一起,可以构建出企业竞争的全景图,洞察到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细微变化,从而快速响应,制定有效竞争策略。

企业传统的竞争力包括人才竞争力、决策竞争力、组织竞争力、员工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等。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正在逐步取代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和信息作为资本取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具有智能化的载体。这些能够被企业随时获取和充分利用的信息和数据,可以引导企业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根据IDC和麦肯锡的大数据研究结果的总结,大数据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挖掘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1)对顾客群体细分,然后对每个群体量体裁衣般地采取独特的行动;

(2)运用大数据模拟实境,发掘新的需求和提高投入的回报率

(3)提高大数据成果在各相关部门的分享程度,提高整个管理链条和产业链条的投入回报率;

(4)进行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的创新。(www.daowen.com)

可见,大数据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挑战,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带来了影响,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正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之一,而数据分析能力正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把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有效利用作为新常态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二)产业融合与演化

企业运用财务战略加强对企业财务资源的支配、管理,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其中,最终的目标是提高财务能力,以获取在使用的财务资源、协调财务关系与处理财务危机过程中超出竞争对手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条件或能力。

1.创建财务制度的能力、财务管理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财务危机识别的能力等。

2.通过财务战略的实施,提高企业的财务能力,并促进企业总体战略的支持能力,加强企业核心的竞争力。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产业融合与细分协同演化的趋势日益呈现。一方面,传统上认为不相干的行业之间,通过大数据技术有了内在关联,以及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促进了行业间的融合。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企业与外界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密切和频繁,企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广泛而清晰地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和细分,找到企业在垂直业务领域的机会,已经成为企业脱颖而出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时代,产业环境发生深刻变革,改变了企业对外部资源需求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变革了价值创造价值传递的方式和路径。因此,企业需要对行业结构,即潜在竞争者、供应商、替代品、顾客、行业内部竞争等力量,进行重新审视,进而制定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竞争战略。

(三)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的财务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要处理好资源的来源与配置问题,其中资源主要指的就是财务资源,因此,财务战略的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初期采取集中的财务战略

企业在竞争力形成的初期,已经具备了初步可以识别的竞争力,在这一时期企业自己的创新能力弱而且价值低,企业可以创造的利润少而且经营的风险比较大。同时,在这个阶段对市场扩展的需求紧迫,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这个时期由于企业的信誉度不够高,对外的集资能力差,所以在这一阶段企业可以采用集中财务的发展战略,即通过集中企业内部资源扩大对市场的占有率,为企业以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提供基础。在资金筹集方面,企业应实行低负债的集资战略,由于企业这个阶段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以私人资金为主,因此在这一时期最好的融资办法是企业内部的融资。在投资方面,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要采用内含发展型的投资策略,挖掘出企业内部实力,提高对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集中财务的发展战略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开发,所以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在盈利的分配方面,企业最好不实行盈利的分配政策,把盈利的资金投入到市场开发中来,充实企业内部的资本,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准备好充足的物质基础。

2.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发展阶段采用扩张财务的战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成熟、发展的阶段,由于此时核心竞争力开始趋于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这个时候的企业除了要投入需要交易的成本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对企业知识与资源的保护投入。在这一时期,企业要利用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对其进行强化,在财务上要采用扩张财务的战略,实现企业资产扩张;在融资力方面要实行高负债的集资战略;在投资方面采用一体化的投资;在盈利分配方面实行低盈利的分配政策,来提高企业整体影响力。

3.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稳定的阶段采用稳健的财务战略

企业在这一阶段要开始实施对资源的战略转移,采取稳健的财政战略来分散财务的风险,实现企业资产的平稳扩张。在该阶段,企业可采取适当的负债集资法,因为此时企业有了比较稳定的赢利资金积累,所以在发展时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些资金,以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在投资方面,企业要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在赢利的分配方面可以实施稳定增长的赢利分配法。企业的综合实力开始显著加强,资金的积累也达到了一定的数值,拥有了较强的支付能力,所以企业可以采用稳定增长的股份制的分红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