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运用标杆法提升企业竞争力?

如何运用标杆法提升企业竞争力?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标杆法的公司必须不断对竞争对手或一流企业的产品、服务、经营业绩等进行评价来发现优势和不足。实施标杆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标杆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企业将在持续的学习中不断把握机遇,提升优势,避免危机并发扬优势。

如何运用标杆法提升企业竞争力?

标杆法又称基准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学习日本运动中。标杆法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学界将其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的3大管理方法。

施乐、摩托罗拉、IBM、杜邦通用等公司纷纷采用标杆法,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行业内外管理实践最好的公司进行标杆比较,并努力超越标杆企业,它们都成功地获得了竞争优势。此后,西方企业开始把标杆法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思想和管理工具,通过标杆管理来优化企业实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对供应链绩效的研究更注重集成化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因此采用标杆法进行整体比较更符合系统均衡性的要求。运用标杆法提高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科学性,减少了主观性和随意性,能够真正实现以事实为基础的比较;而且标杆法更有针对性,更注重对实际供应链的改善效果,使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改进方向。因此,标杆法在供应链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标杆法就是将本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状况和环节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内外一流的企业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评价自身企业和研究其他组织的手段,是将外部企业的持久业绩作为自身企业的内部发展目标并将外界的最佳做法移植到本企业的经营环节中的一种方法。实施标杆法的公司必须不断对竞争对手或一流企业的产品、服务、经营业绩等进行评价来发现优势和不足。

1.标杆法的主要作用

标杆法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标杆比较,有助于确定和比较竞争对手经营战略的组成要素。

(2)通过分析行业内外一流企业的标杆,可以从任何行业中最佳的企业、公司那里得到有价值的情报,用于改善本企业的内部经营,建立起相应的赶超目标。

(3)跨行业的技术性的标杆,有助于技术和工艺方面的跨行业渗透。

(4)通过对竞争对手的标杆比较,对客户的需求做对比分析,可发现本企业的不足,从而将市场、竞争力和目标的设定结合在一起。

(5)通过比较竞争对手的标杆,可进一步确定企业的竞争力、竞争情报、竞争决策以及相互关系。

2.标杆法的步骤

标杆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因行业与企业而异。不用行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要根据企业自身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考虑成本和收益,来确定企业标杆管理计划。企业坚持系统优化的思想,追求企业总体最优,根据获益的可能性确定标杆管理的内容、环节、先后次序,逐层深化。

标杆管理一定要注重可操作性,标杆管理的具体实施大致分为以下4个步骤。

(1)确定标杆内容。企业实施标杆管理,首先要确定标杆项目和标杆目标。分析最佳模式与寻找标杆项目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需要开发一套标杆研究策略:首先实地考察并搜集标杆数据;其次对标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最后与企业自身同组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确立企业自身应该改进的地方。

必要时还需要借助外部咨询和外部数据库。另外,在分析对比同行业的企业时,不仅需要参照行业第一,更重要的是还要参照一些与自身情况相近的企业,从而全面地确定威胁与机会、优势与劣势,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制定出可操作的、可实现的分步实施目标。(www.daowen.com)

(2)制订具体策略与计划。这个步骤是实施标杆法的关键,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要创造一种环境,使企业中的人员能够自觉和自愿进行学习与变革,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制订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策略和计划,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目标和方法,最终赶上并超过标杆目标。这个步骤也是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标杆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企业必须根据与标杆的比较,采取切实的行动来实现既定的目标。

(3)比较与系统学习。将本企业指标与标杆指标进行全面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缩小差距的具体行动计划与方案。在实施计划之前,企业应当培训全体员工,让员工了解企业的优势和不足,并尽量让员工参与具体行动计划的制订。

(4)效果评估与改进。实施标杆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每一轮学习完成时都需要重新检查和审视标杆研究的假设和标杆管理的目标,从而不断提升实施效果。标杆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企业将在持续的学习中不断把握机遇,提升优势,避免危机并发扬优势。

3.成功的标杆管理对企业的基本要求

标杆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各方面的积极参与,管理者应有充分的信心达到标杆目标。标杆管理是一门应用学科,仅仅通过书本和培训难以完全掌握,必须通过实践不断完善、不断修正方向。实践中失误不可避免,但是管理者应尽量避免一些无谓的损失。

成功的标杆管理活动对现代企业主要有以下基本要求。

(1)高层管理人员的兴趣与支持。

(2)实施者对企业运作和改进要求有充分的了解。

(3)接受新观念、改变陈旧思维方式的坦诚态度。

(4)致力于持续的标杆管理。

(5)有能力把企业运作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6)能将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集成起来,供管理层和员工使用。

(7)选择一个公正的第三者在不公开企业名称的情况下来集成和提供竞争性数据。

标杆管理是一个需要关注细节和需要大量时间、经费的过程。世界一流公司使用它作为企业不断改进计划的一部分,但它并非仅仅适用于大公司,企业要生存,要获得竞争能力,就要全面实施标杆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