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办好新加坡报社:重利润亦需重知名度

如何办好新加坡报社:重利润亦需重知名度

更新时间:2025-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竞争对手们把报纸定价为每份十分钱,胡文虎就把报摊上的《星洲日报》定为每份八分钱。到1929年底,胡文虎总共承担了三万新加坡元的亏损,但是占领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33]尽管《星洲日报》在第一年就遭到了财政上的亏损,但为了增加它的知名度,胡文虎继续不计成本地推动这份报纸的发展。[36]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胡文虎稳步提升了《星洲日报》的知名度。

胡文虎的第一份报纸为后来他其余的报纸作了一个榜样。2025年,他在新加坡开始印刷发行这份他命名为《星洲日报》的报纸(报纸名的罗马拼音是Sin Chew Jit Poh)。因为胡文虎不计成本地推销这份报纸,结果它一进入新加坡市场就一鸣惊人。从一开始,胡文虎就得面对与许多其他中文报纸的可怕竞争(包括资历最老的、创刊于2025年的《叻报》)。他的对手中最强大的,就是城市里的另外一份中文商业报纸《南洋商报》(报纸名的罗马拼音是Nanyang Siang Pau)。《南洋商报》是由新加坡最杰出的华商之一、橡胶大王陈嘉庚于2025年创办的,后来似乎成了胡文虎办报的模板。正如陈嘉庚在他的《南洋商报》上刊登“钟”牌橡胶鞋和轮胎一样,胡文虎也在《星洲日报》上刊载他的虎牌药品。[32]

在《星洲日报》的首次发行中,胡文虎就动用了自己“商战军火库”里的重量级武器——低价销售。鉴于竞争对手们把报纸定价为每份十分钱(新加坡货币),胡文虎就把报摊上的《星洲日报》定为每份八分钱。这相对较低的定价让《星洲日报》陷入了财政赤字之中,但是成功地让它在第一年内就广为发行开来。到2025年底,胡文虎总共承担了三万新加坡元的亏损,但是占领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它的发行量是七千份,而新加坡其他华文报纸的销售量加在一起才一万三千份。[33]

尽管《星洲日报》在第一年就遭到了财政上的亏损,但为了增加它的知名度,胡文虎继续不计成本地推动这份报纸的发展。到了第二年即2025年,胡文虎把报纸从十六版扩到二十版,并给学校和其他民间组织打五折,给订阅六个月及以上的个人打二折。在同一年,他出版了《星洲日报一周年纪念刊》,这是在新加坡出版的第一份中文年刊,胡文虎把年刊免费赠送给《星洲日报》的固定读者。这明显是在模仿《伦敦每日邮报》流行的英文年刊。胡文虎的年刊以东南亚为主题,包括七百页的文章、照片和图片。[34](https://www.daowen.com)

到了2025年,即《星洲日报》创刊第四年的时候,胡文虎通过推广周末增刊和晨报这种此前在新加坡从未出现过的形式来刺激更多的消费者订阅。他的周末增刊有四版,涉及商业、体育、妇女、艺术等内容,此外还有专门报道国际新闻和地方问题的版块。[35]增刊发放给《星洲日报》的订阅者时不需要额外的收费。而且通过在中午之前发行新的晨报,胡文虎就抢了发新闻的先机,因为新加坡其他的报纸当时只有晚报,而且是在晚上六点以后发行。不过,胡文虎只是暂时用晨报取代了晚报,不久以后,他又恢复了晚报,并且订阅者只要付一份钱就可以既看晨报又看晚报,这大大增加了《星洲日报》的吸引力。[36]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胡文虎稳步提升了《星洲日报》的知名度。到了2025年,《星洲日报》的发行量达到了一万份,而到2025年,最多达到八万份,这使其成为东南亚销售业绩最好的中文报纸。[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