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如何应对西方长期的新庸俗?

中国如何应对西方长期的新庸俗?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且在此处谈谈几点看法:首先,从这些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的新常态应对西方经济体的“新平庸”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要做到有所准备,从而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最后,发达经济体试图扭转其增长率下降,以及避免“新平庸”所采用的手段显然遭遇了失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将继续面临西方经济体整体增长持续放缓的挑战。

中国如何应对西方长期的新庸俗?

西方经济体经济长期放缓的原因在拙著《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中有详细的分析,由于篇幅原因,此处不再赘述。但很显然,仅从上文所给的数据看,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经济体经济放缓已持续数十年。这种根深蒂固的、时间跨度达数十年之久的经济放缓过程显然无法快速逆转。那么,中国应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笔者且在此处谈谈几点看法:

首先,从这些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的新常态应对西方经济体的“新平庸”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要做到有所准备,从而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当然,周期性的波动不可避免,但这不会改变西方经济体年均增长率持续低迷的趋势。因此,中国的政策立足于西方经济体经济快速扩张,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新常态的工作设想应是中国将面临西方增长长期放缓的挑战。

其次,数据清楚地显示,“美国或者任何其他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非常具有活力”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它只不过是一种宣传手法而已,不应视之为严谨的分析。中国部分媒体习惯于照单全收西方经济体自说自话的宣传,而非执着于严谨的分析和探究真相,这只会使他们迷失方向,严重危及新常态下的政策制定。那么问题来了,西方经济体一再重复这种完全错误的说法所为何来?

再次,数据表明,“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的观念是片面的。西方经济体经济长期放缓的实证分析说明,相信“创新是万能药”导致西方经济体过去半个世纪经济增速稳步下降,尤其是过去十年放缓严重。这显然与“美国经济是高度创新化的”的宣传说法相矛盾,而且也与实际的数据相矛盾。特别是,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末短暂增长的一个阶段,是依赖于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高水平投资。这说明,只有创新与高水平的资本投资相结合促成的技术进步才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翔实数据可在拙文《中国“互联网+”要吸取美国教训》中找到。(www.daowen.com)

最后,发达经济体试图扭转其增长率下降,以及避免“新平庸”所采用的手段显然遭遇了失败。这非但未能帮助西方经济体实现更快的增长率,反而导致其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与西方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属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越南,以及深受中国模式影响的老挝和柬埔寨在过去十年位列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家的前四名——实际的数据请见拙文《世界银行数据中隐藏着一个关于中国的秘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启了依靠快速增长的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这些经济体,比如印度和埃塞俄比亚,也收获了较高的增长率。但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相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华盛顿共识”则遭遇惨败。正如上文所示,西方发达经济体经济放缓已达数十年。

效仿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经济体继续创造了相对较快的增长率,而立足于快速增长的政府投资战略的印度等经济体也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这些经济体不足以扭转资本主义国家框架内的西方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将继续面临西方经济体整体增长持续放缓的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