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策略

优化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策略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大宁街道不同居住社区类型中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所面临的不同问题,通过规划研究提出“化整为零、设施共享、结建补点、商业租用和更新转型”五类规划实施策略。表4.1大宁街道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策略汇总其一,分类标准,化整为零。因此,结合大宁街道六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估,对未来的5处居住用地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进行统一考量,明确其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及规模,指导实施操作。

优化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策略

针对大宁街道不同居住社区类型中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所面临的不同问题,通过规划研究提出“化整为零、设施共享、结建补点、商业租用和更新转型”五类规划实施策略(表4.1)。

表4.1 大宁街道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策略汇总

其一,分类标准,化整为零。总体而言,由于大宁街道的单位公房社区、中低收入商品房社区建设时间较早,虽然在1993年在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1996年上海市结合自己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中都对居住区公建配套标准做了说明,但当时的标准普遍偏低,因而规模较小。这也就造成了南部设施密度高但单个规模小、北部新建的社区按照新标准设施规模大的现象。

单位公房社区、中低收入商品房社区,由于其以建成社区为主,而且人口密度较高,社区所辖面积有限因此在配置标准上建议与新建的设施有所区别,如社区行政设施可结合《静安区居委会硬件建设规范》中的旧小区社区行政设施结合实际情况对总面积100 m2以下的社区行政设施进行逐步完善的要求(新建标准为150 m2),主要针对100 m2以下的进行增加补充。

社区文化设施也相应结合《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创建标准》的要求,对单位公房社区、中低收入商品房社区两类社区本身也可区分标准,针对原要求的“独立单体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00 m2”,结合实际情况建议两个以上功能互补、面积不等的多点位活动室,面积合计统计,从而化整为零,通过多点设置,灵活弥补现状不达标的问题。

其二,资源互补,设施共享。虽然目前各个居住小区基本都会配置一定的室外健身点,放置一些简易的户外建设设施,但比较难满足居民的多元化的健身需求。《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导则》中着重鼓励设施共享,大宁街道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除了上海大学外,大宁街道现有高中1所、初中4所、小学5所,每个学校基本都有操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

因此,建议进一步结合教育部《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及《全民健身条例》要求,鼓励民办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目前大宁街道以街道政府为主体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此外,社区文化设施中,如社区学校、老年大学一类的设施也建议结合学校资源共享(图4.25)。

其三,结合新建,评估补点。由于大宁街道北部原来主要为产业用地,随着城市更新的推动,未来还有5处较大的居住用地,结合上海土地出让前评估政策需要提供10%左右的建设面积用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可进一步弥补所在区域内目前某些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尤其是医疗和福利设施)。但由于缺乏街道层面的整体评估,街道往往对设置何种设施和设施规模难以决断。(www.daowen.com)

因此,结合大宁街道六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估,对未来的5处居住用地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进行统一考量,明确其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及规模,指导实施操作。本次结合问题较大的社区医疗和福利两类设施结合规划新建住区补充了4处日间照料中心,其中2处结合在建小区为近期可落实设施(图4.26)。

其四,市场举措,商业租用。由于大宁街道北部是在逐步更新中,在新建的住区周边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有待于规划进一步落实,但近期有一定难度。在实际调研中,如与居民日常活动关系比较密切的菜场设施是市民提出问题较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因此针对大宁悦府、新梅共和城等现状缺少规划覆盖,且近期无法按规划落实的区域建议租用沿街商业店铺设置30~50 m2的菜店,作为对菜场的补充,解决居民买菜难的问题(图4.27,图4.28)。

图4.25 大宁街道教育设施分布

图4.26 大宁街道福利设施补充图

图4.27 大宁街道商业设施补充图

其五,评估先行,更新转型。主要针对本身缺口大、建设用地面积也比较大,如养老院、幼儿园等设施类型,无法通过化整为零、设施共享、商业租用等方式得到解决的,则需要结合规划评估,挖掘周边用地转型机遇,提出相应的规划调整要求。

比如,由于静安区老年人口较多,尤其是中低收入商品房和单位公房社区集中的区域,老年人口更是聚集比例更大,因此结合位于这一区域内的类似三普工业园区这样的转型,可以将原规划的商办用地调整为以养老功能为主的其他公共设施用地,弥补现状养老设施不足的短板。但更新转型的方式往往需要结合规划评估进行规划调整,周期会较长,因此从实施操作上来说是中远期的一种补偿策略和机制,较难快速解决极为紧迫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