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货运代理业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国际货运代理业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17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存在的问题表现正是由于以上问题及原因,国内货运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客户服务的满意度无法上升。

国际货运代理业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货运代理业存在的问题

图5-16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特点

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起步较晚,在政策引导下,呈现多种经济成分的货代企业,包括国企、私企、外商投资以及股份制合作。从整体上看,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图5-16所示。

(一) 货运代理管理体制不适应开放竞争的货运代理市场的发展

当前我国货运代理业的发展环境,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在五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 货运代理行业的性质,已由国家垄断经营转变为对内对外全面开放的竞争性服务行业。

(2) 货运代理企业的运行规则与方式,由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经营并由国家实行统负盈亏,向以市场为导向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

(3) 货运代理行业的市场主体,由几十家国有企业,发展为数以万计的由自然人、民营、国有、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同台竞争发展、共同组成的面向国内外客户提供货运代理服务的庞大市场群体。

(4) 货运代理业务的升级,使越来越多的大中型货运代理企业由提供传统的、分段式的海陆空运输代理服务、仓储运输、报关报检等向提供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一站式”全程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务转型,这既是适应货运代理市场变化的需要,也是货运代理企业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提高自己市场生存与竞争能力的需要。

(5) 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的变革,政府由过去的“万能型”、管制型政府开始向服务型的有限政府、问责政府转变;管理方式也从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性、指令性的管理,向为市场主体服务、为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转变。

(二) 行业主体多为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强,发展物流困难

我国货代企业多以中间人身份提供服务,业务多局限在订舱、转运等操作环节。面对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传统服务受到来自各方的冲击,市场份额处于下滑的态势。究其原因则可以归纳为战略定位不清、缺乏核心竞争力、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秩序不规范等,具体表现如图5-17所示。

图5-17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存在的问题表现

正是由于以上问题及原因,国内货运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客户服务的满意度无法上升。面对来自国外的挑战,国内货运行业的环境没有形成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合法的货代企业生存空间小,国内货代公司实力和规模无法壮大。

▶二、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趋势

作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性的货运代理行业,它未来发展的趋势将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具体将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经营主体上,民营化和股份制企业将成为趋向。(www.daowen.com)

(2) 经营环境上,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分化重组,秩序渐趋规范。

(3) 经营策略上,专业化和物流化是引领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的两条基本道路。

(4) 经营内容上,货运代理企业的内涵和外延将扩大。

(5) 经营方式上,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将加速。

(6) 行业协会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

对于具体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业务上,不但要做传统的代理人业务,而且要敢于开展当事人业务,特别是开发仓储质押业务。发展多式联运业务,扩展无船承运人业务,拓展现代物流业务,做到有个性、有特色、有优势。具体业务发展方向如图5-18所示。

图5-18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业务发展方向

▶三、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国际货运代理业已成为具有规模的服务产业,必将分化重组。在这种大背景下,关注、思考货代行业的发展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本书提出一些对策与读者们一起分享,如图5-19所示。

图5-19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发展对策

本章思考题

1. 国际货运代理扮演了什么不同角色? 它们的收益模式和能力区别何在?

2. 国际货运代理的分类有哪些?

3. 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畴有哪些?

4. 国际货运代理作为无船承运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