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分析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分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开创与奠基,对中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分析

第一,理论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开创与奠基,对中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立足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且普遍贫困的现实国情,首先提出了让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并将实现共同富裕与巩固工农联盟有机统一起来,引领中国人民走中国化的共同富裕道路。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个步骤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分两个阶段的思想,不仅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现共同富裕路径的重要探索,而且为后来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些创新性的理论成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www.daowen.com)

第二,实践意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回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也为巩固工农联盟并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有效防止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建设工业化的举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毛泽东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客观上使我国的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开始布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显著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从而为我国走共同富裕道路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推行农业合作化的实践,有效防止了两极分化。实行农业合作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共同富裕所开展的创新实践。在毛泽东看来,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生产资料才是共同富裕。他始终把公平思想放在首位,对人民的生活利益问题高度重视。20 世纪50 年代中期,毛泽东敏锐地觉察到农村中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的问题,他提出在农村开展生产合作化运动,采取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的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