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走在黄土地的路上:挂职者眼中的西部风情

走在黄土地的路上:挂职者眼中的西部风情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看到通知的时候内心很激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天津学习和生活,从来没有去过西部地区,所以很想借这个机会去看一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这份工作,我走遍了正宁县的所有乡镇,了解到群众的住房、用水、通行、就医、上学等都得到了保障,也深深感受到交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今年6月份,我的挂职期结束了,离开这片黄土地时,我的心中有很多不舍。

走在黄土地的路上:挂职者眼中的西部风情

运伟

天津市北辰区援甘干部

我叫运伟,是来自天津市北辰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的一名职工。去年,我所在的单位发出了号召,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前往西部地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当我看到通知的时候内心很激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天津学习和生活,从来没有去过西部地区,所以很想借这个机会去看一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能亲身参与脱贫攻坚战,见证伟大的时刻,我觉得是一件特别值得自豪的事情,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历练。

2020年6月15日,我和同行的27位参与东西部协作的伙伴登上了飞机。临走之前,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去了西北地区要照顾好自己,认真工作,多和当地人交流,积累工作经验,一定要把工作当成事业干。”

在我的想象中,这里的生活环境应该和天津不会有很大差别,可是到了才知道,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我融入这片热土。虽然告别了米饭,但我发现西北的面食十分美味;告别了平原,却让我看到西北的山川竟是如此壮观。

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是我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平时我主要负责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维修,时常奔波在损毁的道路上,测量、记录、整理资料,组织管理抢修人员。与以前的工作内容有所不同,由于黄土高原地理特性,加上夏季频繁的降水,道路损毁多发,这对于我来说,虽是一项艰苦又危险的工作,但更是一个学习积累的好机会。(www.daowen.com)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夏天的一个雨天,上关庄至佛堂村的下山路段发生了山体滑坡,严重阻碍了交通,并威胁到了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接到通知,我和同事们立刻赶往现场。只见道路一段被坍塌的土方掩埋了,天还下着大雨,大家的衣服都淋湿了,却丝毫不影响工作。我们对现场进行勘验后,立即积极组织人员开展抢修工作。

正宁县永正镇佛塘村是交通局的帮扶村,工作中我了解到,村里路面受损严重,行人及车辆通行不便,交通基础设施差。我积极申请参与了西罗周公路佛堂段道路建设,并对全村道路进行了摸底排查,详细制定了维修方案。在领导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参与铺筑上山油路5.3公里,硬化村组道路7.236公里,铺筑农田水泥路3.8公里,村组道路硬化得到全覆盖,让广大群众抬脚就走上了柏油水泥路。

因为这份工作,我走遍了正宁县的所有乡镇,了解到群众的住房、用水、通行、就医、上学等都得到了保障,也深深感受到交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路修通了,修好了,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也让当地的农产品能及时运出去,这对促进群众脱贫增收的作用很明显,也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据统计,目前全县已硬化等级公路1475.947公里,乡镇及建制村通硬化路通班车100%,自然村通硬化路85%,基本形成了通镇达村、干支线相连的公路网。

今年6月份,我的挂职期结束了,离开这片黄土地时,我的心中有很多不舍。我希望我的“第二故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建设得越来越好,群众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看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