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瓦隆公司的退磁技术原理解析

瓦隆公司的退磁技术原理解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司自有电子装配及严格的过程检验工序,充分保证产品可靠性。瓦隆公司退磁系列产品不仅质量可靠,品种全面,而且拥有独有的专用退磁电源及退磁程序控制技术。退磁原理每个铁磁晶体中有许多原子总以相同方向排列,这些均向的小小区域对外可被当做一个区域。退磁就是通过外部磁场破坏这些外斯畴的均向排列,使它们杂乱无章,这样单个带有磁性的区域对外却表现出磁中性。瓦隆公司有不同的电子式发生器可生成低频电源。

瓦隆公司的退磁技术原理解析

作为两大主营业务之一的退磁技术,针对零件大小从1g起到4000kg不等。有关退磁技术产品具体分:退磁线圈、退磁磁轭、退磁用低频电源、退磁系统、便携式磁强计等。产品既有标准系列,在此基础上也可模块化地灵活扩展。公司自有电子装配及严格的过程检验工序,充分保证产品可靠性

瓦隆公司退磁系列产品不仅质量可靠,品种全面,而且拥有独有的专用退磁电源及退磁程序控制技术。其产品的柔性特别适合与自动化设备连线配套,包括可以根据不同零件的剩磁特点、现有设备输送条件或工艺特点进行改造、加装等措施设计特殊方案;尤其是将其对金属探测的精深造诣糅合在智能退磁控制技术中,磁力技术应用到此堪称绝妙。

(1)磁性工件的原因及后果 工件产生磁性的原因复杂,实践中常难以追根溯源,通常是人为的磁场有意或无意地对附近的工件进行了充磁,如磁力输送、磁性激振器、感应淬火、磁爪、磁性夹具等。在这些磁场下的机械振动和冷挤压成形会加强或有利于充磁过程。

工件产生磁性后会造成以下后果:金属切屑或磨屑粘到工件上;烧结模具磨损加快;工件相互粘连而造成机械手或自动送料线的停机损失;磁性传感器遭误触发;高灵敏的测量仪器发生测量误差电子束焊接发生质量问题;硬铬镀层或氮化钛涂层厚薄不均;线切割时爆边。

(2)退磁原理 每个铁磁晶体中有许多原子总以相同方向排列,这些均向的小小区域对外可被当做一个区域(即外斯畴,空间尺寸在0.001~0.1mm3)。如果所有区域也均向,就可测到工件带有磁性。

退磁就是通过外部磁场破坏这些外斯畴的均向排列,使它们杂乱无章,这样单个带有磁性的区域对外却表现出磁中性。

实践中主要有三种退磁方法:①工件置于一交变强磁场中,磁场强度慢慢衰减到零;②工件以恒速缓慢地通过一交变强磁场;③将工件加热到800℃以上(超过居里点),然后在磁中性的环境下(仅受地磁作用),慢慢冷却。

由于只有当退磁磁场与工件所带磁场的方向一致时,才能达到最佳退磁效果,所以有必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生成退磁磁场。

(3)退磁线圈与磁轭工作原理(www.daowen.com)

1)退磁线圈,也称退磁隧道,可在它通道方向上生成一个交变磁场。在线圈中心,磁力线的密度最高,在线圈外则很快降低。由于线圈中磁力线与工件移动方向平行,线圈对卧放长工件的退磁很有利。退磁时,工件在线圈中与离开线圈时的移动须缓慢。退出及离开线圈的缓慢运动可使磁场降弱。

2)退磁磁轭生成一垂直于工作面的磁场,因此它特别适合处理垂直放置的棒形工件及卧放的垫圈及滚动轴承等工件。

磁场强度在磁轭工作面的表面处最大,随距离增加而弱化。高度在60mm以上的零件除下方的磁轭外,上方另需一个,即需要双磁轭退磁。

(4)低频退磁工作原理 为有效退磁,不仅需要强磁场,选择正确的频率也很重要。出于经济方便,许多工件常被轻易认为采用50/60Hz的插座电源就能退磁。

图1 退磁频率

为保证退磁持久,光对表面退磁还远远不够。在工件内部残余的磁场会往表面发散,几天后退磁前测得的磁场又能被测到。为对壁厚大于10mm的硬钢工件有效退磁需要比工频低得多的频率。低频退磁可以降低工件中的次生涡流,并使退磁磁场更深地进入零件。对大型工件(如挤出模、铁路轨道)退磁甚至需用0.5Hz,才能将工件慢慢退成磁中性。低频对硬的扁钢或大型轴承及管件也适用。

图1显示了与材料厚度、材料硬度相关的推荐退磁频率。纵坐标:磁场的深入深度(mm);横坐标:频率(Hz)。阴影部分上:钢;下:未淬硬/淬硬。

需要低频的另外原因是工装、多孔板和网格筐等在退磁磁场中会产生涡流,进而生成相反的磁场,就会对需退磁的工件产生屏蔽。瓦隆公司有不同的电子式发生器可生成低频电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