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宏观审慎政策及其应对金融风险的措施

宏观审慎政策及其应对金融风险的措施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审慎政策主要强调两个要点:一是顺周期理论。所以,控制好宏观审慎政策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在顺周期时不能盲目扩张,要控制好杠杆;二是不同市场之间要进行“隔断”,防止关联性过强,由某一市场波动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风险。总体来说,防范当前中国经济的金融风险,主要是做到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乱象,以及控制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做到以上五条,基本可以保证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宏观审慎政策及其应对金融风险的措施

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一位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家明斯基,他于1986年出版著作《稳住不稳定的经济》,其中就提及宏观审慎的理论,但是在当时并未为人所注意,直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其思想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才被人们重视。宏观审慎政策主要强调两个要点:一是顺周期理论。经济发展在顺周期时,人们往往会忽视风险,不断借债加杠杆,盲目扩张,整个社会的杠杆率非常高,最终会导致全面性的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资产价值崩溃,金融危机爆发,这样的时间点被称为“明斯基时刻”,而那些在顺周期时为我们所忽视的,但最终引发严重影响的风险被称为“灰犀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40年的顺周期集聚了大量的风险,现在经济中的杠杆率非常高,尤其是国企的杠杆率,我们当前要集中力量去杠杆,防止“明斯基时刻”的到来。二是防止市场之间的“传染病”。不同的市场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当一个市场领域出现问题,就会通过很多渠道传染到其他市场,比如上下游企业的关系、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资金链上的关联等,如果各个市场的关联程度过高,那么一旦某个市场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市场的整体性波动,对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现象,所以需要在各个市场之间进行“隔断”。比如,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其很快会传染给银行,所以需要对房地产公司的土地使用权质押贷款和居民的房地产质押贷款做出新的规定,降低抵押贷款的比例,这样房价一旦暴跌,便不会传染给银行。股票市场也是这样,2018年3月实施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规定单只股票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且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接受单只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就是为了防止金融市场波动的传染性。所以,控制好宏观审慎政策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在顺周期时不能盲目扩张,要控制好杠杆;二是不同市场之间要进行“隔断”,防止关联性过强,由某一市场波动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风险。

从我国当前的经济来看,控制好货币政策就是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控制好宏观审慎政策就是在顺周期时控制好杠杆,尤其是做好国有企业去杠杆工作,并且减弱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和同步性,防止因某一领域的风险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总体来说,防范当前中国经济的金融风险,主要是做到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乱象,以及控制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做到以上五条,基本可以保证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们在强调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要强调另外两件事。

1.继续推进金融改革。

包括银行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放开民营银行等;放开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各类投资公司、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外汇改革,推动汇率市场化和外汇买卖自由化;资本市场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金融开放,允许国外资本控股本国金融机构等。

2.根据经济波动,适时纠正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

任何政策的推行都是“双刃剑”,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政策执行过程中要根据现实经济的波动进行变通,比如一旦市场流动性过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害,央行就需要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其流动性。所以说,我们在执行好防范金融风险政策的同时,也要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并且适时纠正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这是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之策。(www.daowen.com)

(本文是作者在2018年1月20日在北大后E论坛上的讲话录音整理稿。)

【注释】

[1]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

[2]魏杰:《我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热点解析》,《财富监督》2017年第9期。

[3]冯晶、王强:《日本和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东岳论丛》2012年第12期。

[4]李国平、宋昌耀:《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2018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