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徽宗即位:决策形成的历程

宋徽宗即位:决策形成的历程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00年,北宋第七任皇帝宋哲宗积劳成疾,死于任上。表10-1宋哲宗去世时有机会继位的5个弟弟哲宗归天,由谁接任皇帝?当时的太后,也就是宋神宗的皇后向氏,紧急召集大臣商议。也就是说,应该立宋哲宗的亲兄弟,第十三子赵似。因为哲宗皇帝不是向太后亲生,而是朱太妃所生。最后太后拍板,端王即位。这就是宋徽宗继任北宋皇帝的决策过程。

宋徽宗即位:决策形成的历程

1100年,北宋第七任皇帝宋哲宗积劳成疾,死于任上。宋哲宗死后无子,接班人就只能从他的兄弟里挑选。宋哲宗的父亲宋神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哲宗是第六子,哲宗死时,有五个成年的兄弟,继任者只能从这5个人里选择(参考表10-1)。

表10-1 宋哲宗去世时有机会继位的5个弟弟

哲宗归天,由谁接任皇帝?当时的太后,也就是宋神宗的皇后向氏,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向氏在谁承继大统这件事上,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向太后隔着帘子问大臣:“哲宗猝死,诸位看谁来出任皇帝合适?”宰相章惇第一个发言说:“按照立嫡原则,应立先帝同母弟简王。”也就是说,应该立宋哲宗的亲兄弟,第十三子赵似。他这句话一说完,向太后的脸色马上就变了,质问道:“宰相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什么叫同母弟啊,这六个皇子难道不都是哀家的儿子吗?”这下宰相就傻了。因为哲宗皇帝不是向太后亲生,而是朱太妃所生。现在如果再立朱太妃所生的简王,那朱太妃就有两个儿子先后为帝。太后虽然是正位中宫,但是倘若朱太妃的两个儿子先后担任皇帝,那向太后的身份就危险了。章惇的这个提议也就作废了。(www.daowen.com)

既然立简王不行,按照第二原则“长幼之序”,应该立老九赵佖。 但是他有目疾,是个盲人,无法执掌公司事务,因此也不行。

再往下数,就该十一子端王了。果然,向太后发话了:“那这样一来,下边就该端王了吧。”章惇心中暗说,不好不好,实在不好!因为他知道,这个端王整天就是踢球、赏花、写字、画画,跟名妓勾勾搭搭,这种人怎么可以执掌北宋江山?章惇于是强烈反对,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太后听了章惇的这句话很生气,心想,你说立谁就立谁,我立的你就给否了,还认不认这个太后了?这还得了?这个时候,同僚们也开始落井下石了。当时的枢密使曾布,觊觎宰相的位置已久,他想,如果再让章惇推选的人做皇帝,那还有我当宰相的时候吗?所以,曾布这个时候就跳出来指责章惇,说他“所发议论,令人惊骇,不知居心何在”。这样的大帽子一扣,给了章惇一个承受不了的罪名,他就没法再说话了。这时,太后发言:“宋哲宗曾说端王有福寿,仁厚孝顺,不同于其他的皇子。”最后太后拍板,端王即位。

这就是宋徽宗继任北宋皇帝的决策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