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入了解继承和继承关系

深入了解继承和继承关系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在一些情况下女儿也能享有继承权。无论是过继的儿子还是倒插门女婿,在享受继承权的同时,都得负责老人的养老问题。继承的时候按照与老人的亲疏关系遵循“就近”的原则,谁近由谁继承,没有就再远一点,一直往下找。

深入了解继承和继承关系

河北铺村村民们的继承物主要分为动产、不动产和家庭债务三种。家庭财产的继承权一般归属儿子,由儿子们按股分。此外,是否对老人履行了养老职责也是能否享有财产继承权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在一些情况下女儿也能享有继承权。

一、 继承权

家庭财产的继承权一般归属儿子,由儿子们按等额比例平分。能否享受财产继承权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对老人履行了养老的职责。如果儿子们都不孝顺,老人的养老都由女儿负责,那么老人就能在其思想清晰的时候,把财产的继承权给女儿,让女儿继承财产。此外,过继的儿子、倒插门女婿,甚至是叔伯兄弟的儿子也能享有继承权,情况如下:

一是没有儿子的老人。没有儿子的老人可以过继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财产,也可以招个倒插门女婿来继承自己的财产。无论是过继的儿子还是倒插门女婿,在享受继承权的同时,都得负责老人的养老问题。

二是孤寡老人。孤寡老人家里的财产在其去世后由其本家当户或是近门的继承,如兄弟、叔伯、堂叔伯之类的。继承的时候按照与老人的亲疏关系遵循“就近”的原则,谁近由谁继承,没有就再远一点,一直往下找。

三是父母都去世了,家里还剩下个孤儿。这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如果这孤儿是个女孩且还未出嫁,那么这女孩就由近门的叔伯照看,她的家产也归叔伯管。等她出嫁的时候,叔伯用她的家产为其置办嫁妆,她就是叔伯家的一门亲。如果这个女孩年龄比较大且自己比较有能力,那么叔伯之类的可以帮助她自立门户。第二,如果这孤儿是个男孩,那么就看这男孩的年龄有多大。如果很小,就由叔伯管。如果叔伯不管,那么谁管他他以后就跟谁亲。男孩的财产不用给抚养他的人,他长大后可以用自己的财产成家立业,并把抚养他长大的人当亲大人(12) 奉养,他们成为一家人。如果不是很小,那么他就能自己成家立业,自立门户。

二、 继承物

村民们的继承物主要分为动产、不动产和家庭债务三种。动产主要指的是家里的家具、牲口、农具、石碾、石磨、粮食、母亲的嫁妆等等。不动产主要指的是家里的土地、房屋、店铺、门市、水井等等。所谓“父债子还”,所以家庭的债务由儿子们继承,按股分配。“家里的东西都可以留给(所有)继承人,当家人并不会指定哪个东西给哪个儿子继承。家里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即便是对长子、长孙,也不会给其留特别的东西。”村中老人说道。

三、 分家及分家关系

村民们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分家是村民们生活中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也是财产继承的重要方式。其分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分家的时机

村民们一般选择在儿子们结婚后分家。有的是儿子们结一个分一个。有的是全部儿子都结婚了再分。有的是当大多数儿子都结婚了的时候再分家,如三个儿子,有两个儿子结婚了就分家。“结婚了就是一家一家的了。结婚一年后就会有自己的儿子。每个儿子都有自己的儿子。就让他们自己过。”村中老人说道。如果儿子们结婚了还一直一起过就不太好,因为这时不仅有儿子,还有媳妇,大家都住在一块时间久了容易“串嘴”。尤其是儿子多的家庭,大家相互间会说当家人偏向这个、偏向那个,家庭容易闹矛盾。分家后,儿子们都自己过自己的,自谋生路,想干吗干吗。“分了就知道去挣钱养家。如果总是在一起的话,就是你不干活,我也不干活,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村中老人说道。

2. 分家的提出(www.daowen.com)

分家一般由当家人提出。“儿子提出来就有点不好,你娶媳妇了,你要分家,有时候家长会不同意。如果大人们提出分家,儿子们说不同意,都是嘴上不同意,占80%的都同意分家。”村中老人说道。家里面总是串嘴、闹矛盾的时候,当家人就要考虑分家了。如果不分,而家里人就总是串嘴,相互指责说这个干得多、那个干得少,家里矛盾就大。有时家里有些人嘴上不说分家,却总是制造矛盾,其实,这就是想分家,只是嘴上不说罢了。甚至,有些媳妇还用跑回娘家这样的方式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家里总是闹矛盾,当家人还是不分家,这就是当家人“糊涂”。这种情况下得赶紧分家,让儿子们分开后各干各的。(现在,村里有些家庭不管有几个儿子,都让他们娶一个分一个,分些家产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

但是,所谓“家和万事兴”。村里也有在一起生活很久都不分家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当家人一直是家里的“掌舵人”,儿子们都很听当家人的话,互相之间很少相互指责,不会过多地挑剔,该干什么干什么,大家拧成一股劲一齐把家庭建设得很好。

3. 分家的管事人

分家的时候,当家人一般要先跟本门“家长”一起讨论分家的事情,商量分家的方法,以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像我家分家的时候,就没请‘家长’之类的人,就自己分的。大人一是要心平,二是要看你在家说了算不算。如果自己说了不算,那么就要找“家长”、管事的来。”村中老人说。管事人一般请二三个就可以了——“家长”、本门中管事的或是村里的干部。舅舅作为家里的一门亲,不参与分家的事宜。有些大人在分家的时候会有偏向,有些偏向那些对自己好的儿子,有些偏向家里比较穷的儿子,有些则偏向自己喜欢的那个儿子。分家的时候,如果出现不公平的现象的话就容易串嘴,搞不好还容易闹事,引起家庭纠纷,这时管事人就得发挥作用。

分家的事情不需要向村长汇报。只有在分家发生矛盾,家长等管事人都调解不了的时候才去请他们。分家的时候也不需要跟邻居说,这不是买卖房子、土地之类的事情,不需要惊动四邻。

4. 财产的分配

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村民们先是根据儿子们的数量将财产按股分好,然后让儿子们通过抓阄的方式来决定各自的那份。对于家里那些不好平均分配的东西,就从金钱上找齐。分家的时候,房产,母亲的嫁妆,柜子、桌子等家具,铁锹、锄头之类的农具都要分。“以前母亲的嫁妆也没有很多东西,就是一些桌子、椅子,都不是很值钱的东西。现在,家里的家具给儿子儿子都不要,过时了。都是当柴火烧。以前就要。以前有个桌子放在家里就不得了。”村中老人回忆道。以前,村中有户人家有六个儿子。分家的时候,老二媳妇硬是要家里的浮财。她就自己钻到桌子底下,一个人把一张桌子扛回了自己家。

分家的时候,如果家里还有没有结婚的儿子,可以让结了婚的儿子先分家,把他该得的那份财产给他,其他没有结婚的儿子就跟着大人。之后,如果又有儿子结婚了,则再分一部分财产出去。如果家里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死了,给不给这死去的儿子分财产得看这儿子是什么时候死的。如果这儿子是在没有结婚的时候死的就不分,如果是在结婚后死的那就要分。对于那些住在外面的儿子也要分一份财产,至于要不要则由他自己决定。如果他跟兄弟们的关系好并且自己的生活也很好,那么有的就会直接把分得的财产送给其他兄弟。但是如果关系不好,那么他也可以把分得的那份财产卖掉。有些家庭即便只有一个儿子也分家。“如果儿子孝顺什么都好办,就不分家。但是,如果儿子不孝顺,甚至有些还殴打父母亲,那就分掉。”村中老人说道。

5. 写分单

分家的时候要请管事人写分单,言明家里的东西怎么分,老人的养老怎么养,留给老人的养老房、养老田在老人去世后怎么分等等。分单由管事人当中专门写分单的人写,当家人和儿子们一人一份。通常写分单的这个人都比较有文化,不然写不来。分单写好后,管事人、当家人和儿子们都要在分单上签字并按手印。签字画押后就不能反悔。分家的最后,当家人要在家摆酒席,村里称“摆合食”,以宴请管事人。

6. 纠纷调解

在分家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矛盾纠纷,那就要请家族里的“家长”、管事的调解。若“家长”、管事的调解不好,那就再找村长。如果村长也调解不好,就只能通过打官司的方式解决。诉讼费谁起诉谁出。上诉后,法院的人会来村里取人证、物证。最后由打官司输了的人承担相应后果。有些家庭即使在分家的时候闹了矛盾,将来也还会来往,而且家庭条件好的还会帮助家庭条件差的。但是,如果兄弟间关系不好,矛盾大,就不帮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