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产生的背景及影响分析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产生的背景及影响分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起初只是作为《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生效前的一种临时性条约而适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直以临时适用的多边形式存在。截至1994年年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有128个缔约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顾名思义只是一项协定,而不是一个组织。但事实上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国际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产生的背景及影响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面临经济衰退、黄金和外汇短缺等问题。美国为了在战后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其竞争地位,试图从金融投资、贸易三个方面重建国际经济秩序。1944年7月在美国提议下召开了联合国货币与金融会议,分别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同时倡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ITO),以便在多边基础上,降低关税,逐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1946年2月,在经美国提议召开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通过了关于召开“世界贸易及就业会议”的决议草案,决定筹建国际贸易组织,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1947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贸易组织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在哈瓦那召开了世界贸易及就业会议,讨论成立国际贸易组织(ITO)。会议正式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又称《哈瓦那宪章》。

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起草的同时,在美国的提议下,1947年4月至8月举行了由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23个国家参加的关税减让谈判,达成了关税减让协议,共涉及45 000项商品。这次谈判后来被称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了尽快获得关税减让的好处,在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期间,美国联合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于1947年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同意从1948年1月1日起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条款。1948年,又有15个国家签署该议定书,签署国达到23个。各缔约方还同意,《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生效后,以宪章的贸易规则部分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起初只是作为《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生效前的一种临时性条约而适用。但由于《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中的一些规定,限制了美国的立法主权,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而未被美国国会批准。受其影响,只有个别国家政府批准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计划因此夭折。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直以临时适用的多边形式存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1948年1月1日临时生效一直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共存续了47年。截至1994年年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有128个缔约方。(www.daowen.com)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顾名思义只是一项协定,而不是一个组织。但事实上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国际组织。它有常设秘书处,有缔约国大会和理事会,还有各种工作委员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