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军用和民用的物流数据记录、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积极推进物流的运输、供应链、配送、仓储、电子数据交换和进出口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这些委员会共同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联系与合作。目前,日本物流标准化工作关注于物流标准的普及和应用上,特别是流通领域物流信息标准的普及和应用。

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1.美国

美国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之一,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物流标准制定工作,制定了物流结构、基本词汇、定义,物流技术规范,海上多国部队物流,物流信息识别系统等标准。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军用和民用的物流数据记录、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积极推进物流的运输、供应链、配送、仓储、电子数据交换和进出口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美国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1200余项,其中运输91项、包装314项、装卸8项、流通33项、仓储487项、配送121项及信息123项。

在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方面,美国积极加入ISO/TC 104(货运集装箱技术委员会),在其国内设立相应的第一(普通用途集装箱)分委会、第二(特殊用途集装箱)分委会和第四(识别和通信)分委会。美国还加入了ISO/TC 122(包装技术委员会)、ISO/TC 154(管理、商业及工业中的文件和数据源)等委员会。美国参加了ISO/TC 204(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由美国智能运输系统协会作为ISO/TC 204美国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召集所有制定智能运输系统相关标准的机构成员共同制定美国国内的ITS标准。

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niform Code Council,UCC)为给供应商和零售商提供一种标准化库存单元(SKU)数据,早在1996年就发布了UPC数据通信指导性文件,美国标准协会也于同年制定了装运单元和运输包装的标签标准,用于物流单元的发货、收货、跟踪及分拣,规定了如何在标签上应用条码技术,甚至包括用二维条码,通过标签来传递各种信息,实现了EDI报文的传递,即所谓的“纸面EDI”,做到了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为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

2.欧洲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CEN)是1961年由欧盟16国成立的标准化组织。该组织目前设立了第320技术委员会,负责运输—物流和服务的标准化工作,相关的还设立了第278技术委员会,负责道路交通和运输的信息化,分14个工作组和多个子工作组进行与ISO/TC 204内容大致相同的标准制定工作。另外,还有第119技术委员会(联运周转箱)和第296技术委员会(危险品运输罐)等技术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共同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联系与合作。

德国,托盘标准、车辆承载标准、物品编码标准等都是通用的,托盘为1.2m×0.8m,集装箱运输设备为20英尺箱、40英尺箱,并且装卸机械化水平非常高。同时,物品无论是进入工厂、商店、建筑工地,还是仓库码头、配送中心等,都普遍实现托盘、集装箱、运输工具的标准化。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均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德国统一的托盘和集装箱标准等标准化技术奠定了德国物流业的基础,为多式联运高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货运厢式化和集装箱托盘化充分反映了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对提高物流效率的巨大意义。在德国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有2480项左右,其中运输788项、包装40项、流通124项、仓储500项、配送499项及信息499项。

英国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有2500项左右,其中运输733项、包装432项、装卸51项、流通51项、仓储400项、配送400项及信息400项。

3.日本

日本是对标准化非常重视的国家之一,标准化的推进速度也很快。日本在标准化体系研究中注重与美国和欧洲进行合作,将研究重点放在标准的国际通用性上。日本政府工业技术院委托日本物流管理协会花了4年的时间对物流机械、设备的标准化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已提出日本工业标准(JIS)关于物流方面的若干草案,包括物流模数体系、集装箱的基本尺寸、物流术语、物流设施的设备基准、输送用包装的系列尺寸(包括模数)、包装用语、大型集装箱、塑料制通用箱、平托盘及载货汽车车厢内壁尺寸等。

在日本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有400条,其中运输24条、包装29条、流通4条、仓储38条、配送20条及信息302条。其中,涉足的主要技术领域如下。

1)包装材料(纸、防锈材料、塑料制的带状物、塑料制的胶卷)。

2)容器(金属碗、圆筒罐等各种金属容器)。

3)托盘(木制、塑料制、金属制、纸制、产业用的架子)。(www.daowen.com)

4)集装箱(车辆、铁路船舶航空、柔韧的集装箱)。

5)产业车辆(叉车、无人搬运车等)。

6)起重机(与劳动安全卫生法相关联)。

7)搬运机械(吊车、输送机、自动化仓库)。

8)自动识别(条码、射频标签等)。

目前,日本物流标准化工作关注于物流标准的普及和应用上,特别是流通领域物流信息标准的普及和应用。

部分日本的物流标准见表2-1和2-2。

表2-1 与集装箱相关的主要标准

978-7-111-51595-1-Part01-5.jpg

表2-2 涉及装卸搬运设备的主要标准

978-7-111-51595-1-Part01-6.jpg

(续)

978-7-111-51595-1-Part01-7.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