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管理者软技能,打造高效团队

提升管理者软技能,打造高效团队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依靠多种软技能有效结合达到期望的结果。换句话说,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开发一个在权变管理情境下有弹性的相互重合与支持的软技能集群。许多软技能是绝大多数有效管理者的典型特征,但是有一些软技能并不一致。管理者要想习得软技能,一方面需要加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三商”的修养。德商对于管理者来说,具有控制企业发展方向的关键作用。

提升管理者软技能,打造高效团队

基于对以上中西方学者们的思想精髓的解读和分析,本丛书将企业管理者软技能定义为企业管理者以提升企业价值为目标,以生产关系的协调与管理为对象,在其与利益相关者认同互动中形成的,用以影响和推动个体、团队和企业的思维、情绪、意识与文化转变,进而促进个体、团队和企业的专业知识应用、专业技能运用,提高竞争能力的一系列非认知性关键能力。

在上述定义中,企业价值包括企业管理者在与利益相关者互动过程中,希望达成的企业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目标。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广义范围的相关者,包括但不仅限于企业的股东、员工、客户和社会。认同互动包括价值认同(思想认同或道理认同)、心理认同(情理认同)、态度认同和行为认同。

由于管理者个体差异、所在岗位不同(高层、中层、基层)、所处的行业不同、企业特点(所有制、发展阶段等)不同,其所面对的生产关系特点不同,企业管理者软技能的特征和内容均不尽相同。但抽象分析,从管理特点与实践来看,企业管理者软技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共有特点:

第一,企业管理者软技能外在表现形式为行为。企业管理者软技能是一种非认知技能,具有价值取向、职业取向和发展取向特点,是在管理者协调和处理生产关系过程中形成的,对内强化自我认知和调控、对外应对工作与变革要求的,建立在一系列非认知心理因素和默会知识基础上形成的,默会知识是“内化于心的知识”,其与非认知心理因素一起,外显于行。

第二,企业管理者软技能是可控的。这些技能表现处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可以被企业管理者本身有意识地证实、实践、改进和限制的。

第三,企业管理者软技能是可发展的。企业管理者通过实践和反馈管理者可以改善他们的软技能表现。企业管理者还能从或多或少的管理软技能的实践中取得进步。

第四,企业管理者软技能是相互联系的,甚至存在相互重合的情况。技能不是简单的、重复的行为,它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当中。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依靠多种软技能有效结合达到期望的结果。换句话说,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开发一个在权变管理情境下有弹性的相互重合与支持的软技能集群。

第五,企业管理者软技能有时是自相矛盾的。例如,核心的管理技能既不是以完全的柔性与人性为导向的,也不是完全的强制性和指令性的。他们既不是专门针对团队合作与人际关系的,也不是专门针对个人主义和技术创新而言的。许多软技能是绝大多数有效管理者的典型特征,但是有一些软技能并不一致。

第六,企业管理者软技能具有文化哲学性、管理方法性和认知性。企业管理者软技能发挥作用的途径是通过影响和改变利益相关者的思维、心理、态度,并进而影响行为,提升认知技能与专业知识的运用效果,确保企业价值目标的达成。(www.daowen.com)

第七,相对于企业管理者硬技能,软技能的培训、习得更难,更加受到情境的影响,且可变性更强,软技能的获得更加依赖于软技能拥有者主体的意志选择。

总体来说,企业管理者软技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发展型软技能、价值型软技能和实践型软技能。但具体到某一种管理软技能,并不是单纯地仅仅只属于某一类型软技能,而是三类型软技能的结合体,只不过三类型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管理者要想习得软技能,一方面需要加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三商”的修养。所谓三商,也就是情商、德商和胆商。

情商(EQ)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指标。情商是一个人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情商管理要求管理者既要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又要理解和善待他人的情绪。这是一门管理艺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情绪商数》一书中,提出了“情商”的概念,并将“情商”归结为五种能力:①自我情绪觉知的能力;②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③自我情绪激励的能力;④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⑤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管理者的情商在管理活动中,具有聚合协调的功能,既能把自己的身心和爱好聚合在所确定的目标上,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又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合力,保证事业取得成功。

在继承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仁”的思想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现代管理学家提出了“德商”(MQ)的概念。所谓德商,是人的品德商数的简称,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或道德品质。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科尔斯在《孩童的道德智商》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等。具体内容有公而忘私、虚怀若谷、正直公道、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宽恕谦和、真诚待人、严于律己、从善如流、言行一致、联系群众、勤奋工作、善于合作、勇于自我批评等。作为管理者只有具备这些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才能使企业员工对其产生一种亲切感、敬佩感,才能富有巨大的号召力、动员力和说服力,从而实施有效的现代管理。反之,一个品德恶劣和作风不正的管理者,以权谋私、媚上鄙下、高傲自大、言行不一、办事不公、文过饰非、轻谈虚伪、空话连篇、不修边幅等,即使他的职位再高,资历再深,他在员工中的威信也不会高,影响力也不会大。

德商对于管理者来说,具有控制企业发展方向的关键作用。管理者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他们在面临金钱、权力、荣誉和美色的诱惑时,能否有定力,能否抵御住这些诱惑,除了外在的“法”和“礼”的制约外,真正能够长久起作用的还是其内心的道德防线。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在最完善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之后,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现代一位科学家也讲过类似的话,指出:“如果没有道德和人格的支撑,那么科技越发达,人的文化层次越高,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就很可能越大。”因此,德商在经营管理中,控制和规范着企业家的言行,使他们不偏离企业发展的正确轨道,使他们成为有益于企业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所谓胆商(CQ),是胆量、胆识、胆略智力商数的简称。2001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刘吉教授提出了这一概念。胆商体现了一个人的决断、果敢、冒险、负责的精神,是敢于冒险、善于冒险的素质和气魄。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风险性,管理者必须具备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胆商可以为管理者和企业家提供走向成功的驱动力、加速力和提升力。当管理者对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决策时,需要有高瞻远瞩、把握大局的超人胆识;在组织面临危机的时刻,要有临危不惧的非凡魄力,把企业从死亡的边缘中拯救出来。

要想提升发展型软技能,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提高或修炼出“新胆商”;要提升价值型软技能,一方面要加强文化维度和技术维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则要提高或修炼出“新德商”;而要提升实践型软技能,一方面要加强技术维度和社会维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提高或修炼出“新情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