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议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建议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是加大投入。以此为基础,建议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是保障区内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措施。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大范围、全流域型大洪水,要大量运用蓄滞洪区,补偿资金巨大的情况,及早建立补偿基金,逐渐积累,以应付大的水灾。蓄滞洪区不仅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保障措施,也是区内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建议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是加大投入。“十五”期间的水利建设应该把蓄滞洪区的建设作为一个重点。以此为基础,建议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修订完善蓄滞洪区规划。蓄滞洪区的现状与江河整体防洪能力已不相适应,区内人口密度经济水平也都有了很大增长,当前需要摸清蓄滞洪区家底,在符合流域整体防洪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新的治水思路和国家现行的治水政策,进一步修订完善蓄滞洪区建设规划。规划的编制要有战略眼光,从长计议,远近结合,既要有短期任务又要有远景目标。新的规划首先要满足流域防洪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蓄滞洪区的发展和出路,着重解决以前规划中普遍存在的标准偏低、形式单一等问题。要注重提高蓄滞洪区运用的实际效果,对重要程度、运用几率、所在区位不同的蓄滞洪区,要因事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利用水利建设的大好时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根本解决蓄滞洪区建设问题。

2.加大投资力度。蓄滞洪区作为防洪工程体系中实施难度最大但又是起最终保障作用的关键性工程,其地位与作用应该得到充分认识。中央和地方财政都要加大投入,并建立持续稳定的资金渠道。中央要适当加大投资比例,地方配套资金应该明确由省级财政负责,不能分摊给蓄滞洪区所在市县财政承担。资金的筹集可以多形式、多渠道进行,通过发行债券、建立防洪基金,还可以尝试增收防洪税、发行福利彩票等形式,举全社会之力,建设完善蓄滞洪区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加快安全建设进度,做到分得进、守得住、排得出,充分发挥其抗御超标准洪水的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内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3.加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是保障区内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措施。长期以来,安全建设步伐缓慢,成效不大,区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缺乏可靠保障,是蓄滞洪区运用的最大困难。安全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流域、不同地区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以解决人的安全为首要任务,综合考虑生活生产需要,远近结合。经济较发达地区或运用频率高的蓄滞洪区可以采取人口外迁、移民建镇的方式,结合小城镇建设,解除后顾之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一般地区或运用频率低的蓄滞洪区以靠堤建设安全区(保庄圩)为主,集中居住,共同发展,方便生产生活。转移距离远或居住分散的地方,可适当建设安全楼、安全台,作临时避洪之用。有条件的地方,安全台可联片建设,变孤台为联台,就地解决防洪保安问题。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政府都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通过建设示范村、样板村、经济发展专业村,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安全建设不能光靠水利部门一家,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联合各相关部门,共同投资建设,要平战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工程设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撤退道路就可以结合城乡道路建设共同实施,分洪运用时保证群众转移安全、快速、有效,平时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由于缺乏明确的法规约束和政策导向,蓄滞洪区的社经处于无序的发展的状态,加剧了蓄滞洪区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要下大力气建立行之有效的蓄滞洪区发展政策和管理法规,认真研究人口政策和产业政策,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规划布局,从宏观上规范和指导蓄滞洪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去减免农业税的政策,有条件的还应当恢复。蓄滞洪区内建设项目要实行防洪评价,坚决反对和制止盲目开发建设的倾向。现行的补偿政策只针对农村居民的财产损失,对于学校、医院和政府机关等单位的公共设施以及企业财产损失不作补偿,这符合补偿政策关于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需要,并与国家财力相适应的基本原则,但国家对此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可考虑实施洪水保险,平时向他们收取保费,分洪运用后根据损失程度给予保险赔偿,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体系。(www.daowen.com)

5.抓紧做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的有关工作。《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是’98大水后,国家出台的重大水利政策,其目的是为了补偿蓄滞洪后群众的损失,解除百姓后顾之忧,从而保障防洪调度的顺利实施。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成蓄滞洪区财产登记工作,摸清家底,一方面为今后的补偿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对蓄滞洪区资产的增长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防洪调度中权衡利弊,准确把握运用的尺度和时机。要认真总结2000年河南蓄滞洪区运用补偿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简化和优化补偿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大范围、全流域型大洪水,要大量运用蓄滞洪区,补偿资金巨大的情况,及早建立补偿基金,逐渐积累,以应付大的水灾。还要根据具体实施情况,必要时对补偿办法进行修订和调整。

6.加强蓄滞洪区的管理。蓄滞洪区不仅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保障措施,也是区内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级政府对整个区域的行政管理,二是水利部门对蓄滞洪区工程的专业管理,两者间应该同时并举,相辅相成,并以符合流域防洪规划为前提。蓄滞洪区的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政府在对待蓄滞洪区发展问题上要避免走两个极端,一是片面强调蓄滞洪风险问题,完全控制或忽视经济发展,区内群众难以脱贫致富;二是不考虑蓄滞洪区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不顾大局安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盲目开发建设。两者都不可取。管理上要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防洪意识,科学调整全局利益,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尺度,既要有利于防洪安全,又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关心区内群众生活与致富问题,善于从实践中发现和总结适合蓄滞洪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蓄滞洪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应以农业为主,而不宜发展高产值、高污染性的工业企业,因此,应该加强蓄滞洪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部门要当好参谋,在影响蓄滞洪区正常运用的原则问题上要严格把关,不能妥协让步。要彻底改变过去水管单位重建轻管的痼疾,加强工程管理,强化管理机构,落实管理经费,健全管理制度。蓄滞洪任务重的省(市)要成立专管机构,增加力量,提高水平,抓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调度、补偿等各个工作环节,确保蓄滞洪区在保大局防洪安全的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注释】

[1]这是2001年水利部确定的重点调研题目之一。该报告根据蓄滞洪区的现状、问题,提出了加大投入、加强安全建设、完善补偿机制、加强管理和法规建设等建议。调研组成员有邓坚、王翔、刘玉忠、万群志、赵会强、姜斌、罗庆玲、苑希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