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经济理论及其应用探析

区域经济理论及其应用探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优势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只要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在机会成本上的差异,从而使个人或群体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区域经济理论及其应用探析

(1)资源禀赋理论

资源禀赋理论由埃里·赫克歇尔和波尔特尔·俄林所提出,是指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门从事不同区域产业(产品)生产的格局。自然条件的地理差异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基础,除此之外,现代都市型农业规划还受到市场要素、区位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等资源要素的深刻影响;该理论重点在于指导解决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展方向以及定位总体目标。

(2)相对优势理论(www.daowen.com)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只要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在机会成本上的差异,从而使个人或群体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我国都市农业,首先,城市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耕地减少的形势,都市农业地区土地资源处于劣势,应该尽量避免发展土地密集型产品;其次,都市农业发展所依托的大城市工业化程度基本都处于中、后期阶段,城市的资本和技术处于相对比较优势地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产品潜力巨大;再次,大城市郊区人多地少的现状,客观上形成了劳动力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这不但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花卉等提供了人力资源,也为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现在各大城市郊区纷纷推出的科技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都是发挥其比较优势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