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演化经济理论探析

演化经济理论探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勃伦最早提出演化经济学这一术语,并创立制度学派,凡勃伦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经济学应该抓住演化和变异这个核心主题,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中所强调的静态和均衡思想。众所周知,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物种共同演进及其相互转换的论断显然具有进化论思想。本章将运用经济演化博弈理论对北京市KISI进行模拟。

演化经济理论探析

我国进入了以增速平台降低、结构再平衡、增长动力转变等特征在内的“新常态”发展过渡时期,“经济新常态”不仅仅是经济增速下台阶,更期望的是经济质量上台阶,也就是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转而更多依靠消费和内需,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由于增长动力的重塑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因此,意味着向结构调整和机制转型要动力、要速度,将成为向新常态过渡的时期中经济政策的目标和主要取向。考虑到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等政策目标具有诸多特殊的重要功能,同时又因为过去我国外向型经济红利主要是从制造业获取,与此相应的服务部门始终是以本地化和封闭化形态发展,因此,未来服务业在全球化规则的导向下,其发展的空间极其辽阔、潜力巨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和主引擎。

演化经济学是一门借鉴生物进化的思想方法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是研究经济现象和行为演变规律的学科。演化经济学试图以演化范式研究经济过程,它明确存在于对新古典经济学持不同见解的著作中,一般认为凡勃伦(Veblen)、马克思(Marx)、马歇尔(Marshall)和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是经济演化思想的先驱者

凡勃伦最早提出演化经济学这一术语,并创立制度学派,凡勃伦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经济学应该抓住演化和变异这个核心主题,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中所强调的静态和均衡思想。众所周知,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物种共同演进及其相互转换的论断显然具有进化论思想。马歇尔是正规新古典经济学的先驱者,他认为经济学的目标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经济学是研究引起发展的种种力量,它的基调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把创新看作是经济变化过程的实质,借用生物学,他把不断地从内部彻底变革经济结构,不断地毁灭旧产业、创造新产业称作“产业突变”,认为这种创造性毁灭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www.daowen.com)

演化经济学思想的真正形成的标志是理查德·R·纳尔逊(Richard R.Nelson)和悉尼·G·温特(Sidney G.Winter)合作的经典著作《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他们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思想——“自然选择”思想,认为在经济中,也有“自然选择”,企业在市场中互相竞争,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创新,扩大自己的优势和在行业中所占的份额,因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强调“惯例”、“搜寻”、“创新”和“选择环境”,认为经济的演化过程是一个“惯例”的学习过程,每个企业的惯例可以被看成是企业知识和经验的载体,这些惯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企业的惯例是可以“遗传”的。如果企业按照惯例运行能够获得满意的收益,那么这些惯例往往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企业的运转出现异常而使收益低于某一个限度时,企业将有可能对惯例进行调整。企业努力调整惯例的行为称为“搜寻”,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以及市场开拓活动都属于这种探索性行为。在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时,企业的选择受选择环境的影响。选择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市场环境,如产品需求、要素供给、价格等因素)和内部环境(行业内和企业内的环境,如创新引起的变化),选择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成败兴衰有很大影响。本章将运用经济演化博弈理论对北京市KISI进行模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