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拓展对外经济合作

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拓展对外经济合作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末,奶牛将发展到20万头,奶类总产达60万吨,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乳业基地。推进滇西文化、生态、休闲、跨国旅游区的建设,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提升区域旅游合作层次,拓宽区域合作领域,形成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拓展对外经济合作

(一)培育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烟草: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大特色优质烟叶基地,今后五年优质烟叶的比重从50%提高到80%,打造世界知名的优质烟品牌,确保大理卷烟厂50万标箱投产,力争烟草产值突破300亿元。

核桃:2012年完成1000万亩种植目标。2010年荣获“中国核桃第一州”称号,产量12.4万吨,产值48.2亿元,加工产值7.4亿元,占云南3250万亩核桃面积、产量的1/3以上。2015年预计产量25万吨,产值100亿元。

乳业:2012年奶牛存栏16万头,产奶量49万吨,分别占云南省2010年20.29万头,57.35万吨的71.5%和76.7%。“十二五”末,奶牛将发展到20万头,奶类总产达60万吨,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乳业基地。有乳制品加工企业5户,3户为高新技术企业,日处理鲜奶1500吨,2011年生产各类乳制品17.2万吨,占云南的60%以上,工业产值14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奶粉出口基地,2011年出口东南亚国家1800吨,创汇500万美元。

生物药业:2011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万亩,综合产值20.5亿元。六户制药企业中,认定了三户高新技术企业,四个“云药之乡”县,重点发展重楼、灯盏花、红豆杉的人工栽培和开发中药新产品、专利产品。

蔬菜:2011全州种植面积60.5万亩,产值26.5亿元,以大蒜为主的冬早蔬菜约40万亩,产量67.3万吨,产值11.23亿元,大蒜产品全部外销;“十二五”末,将建设70万亩,云菜外销和南菜北运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实现综合产值80亿元。

特色水果:2011年面积56.6万亩,产值22.4亿元。温凉区以梅为主,洱源县种植面积约10万亩;低热区以柑橘为主,宾川县种植面积7万多亩。2000年后宾川县大力发展葡萄,面积从958亩发展到2012年的15万亩,产量达30万吨。2008年被誉为“中国葡萄之乡”,2011年12.2万亩挂果7.47万亩,葡萄总产22.3万吨,产值13.65亿元,平均亩产值1.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266元,占全县种植业产值36.41亿元(云南省第一位)的1/3。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和周边国家。

薯类:2011面积35.3万亩,综合产值12.58亿元;2015年计划50万亩,产值20亿元。重点发展四季种植的蔬菜型和加工型马铃薯,为祥云年产变性淀粉6万吨和宾川5万吨燃料乙醇、2万吨膳食纤维加工项目服务。

茶叶咖啡、蚕桑和特色花卉:按一县一品布局,择优发展。茶叶集中在南涧云龙两县,总面积21.25万亩,综合产值9.39亿元;咖啡在宾川县实施“10万亩优质咖啡种植基地、加工生产线和‘中国咖啡之源’主题公园建设项目”;蚕桑在祥云、鹤庆两县发展,桑园面积22万亩,产茧5千多吨,综合产值3.5亿元;特色花卉以茶花兰花、杜鹃花为主,集中在大理市发展,力争高原特色农业综合总产值突破一千亿元。

(二)改造提升矿冶产业

随着祥云飞龙10万吨电锌技改投产,鹤庆100万吨绿色铝产业开工建设,进一步整合矿产资源,启动一批金属、非金属矿开发项目,打造祥云、鹤庆等矿冶产业功能区;推动矿电结合,就地消纳金沙江中游水电,力争矿冶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三)发展高端装备制造

力帆骏马公司汽车制造装备提升技改项目开工,明阳风电大理风机制造基地建成投产,以此为龙头,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汽车、风机、叶片、光伏发电设备,推进风电整机组装产业化。力争机械制造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四)培育生物产业(www.daowen.com)

重点推进生物制药,食品、核桃深加工产业提质增效和新产品开发。云南白药大理制造中心建成投产,确保欧亚乳业、大理药业技改和大理啤酒厂年产100万吨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使生物资源开发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启动千百亿元工业园区建设,“大理创新”“祥云财富”进入全省十强工业园区。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深入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推进旅游二次创业,使大理的旅游人数从2007年的89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847万人次;旅游业收入从66.2亿元,增加到195.4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抓好大理古城、鸡足山、新华村5A级景区创建和苍山大索道配套建设;打造六大重点景区;启动大理古都、巍山南诏国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建设高端度假酒店,规范精品酒店和特色客栈发展;开发乡村休闲旅游,打造特色体育赛事基地。推进滇西文化、生态、休闲、跨国旅游区的建设,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提升区域旅游合作层次,拓宽区域合作领域,形成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把大理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滇西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的优势,依托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培育现代物流产业。把大理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大理滇西物流商贸城,祥弥物流园区,上关等5个物流中心及南涧等5个物流节点县,推进元通、新储、泛亚等物流项目建设,形成云南三大物流主枢纽之一,联系川藏的物流枢纽,滇西的商贸物流中心,大理州的物流核心区域。

打造滇西金融服务中心:完善银行组织和服务体系,引进5家银行,组建小额贷款公司3l家,发行6.5亿元城投债券,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新增贷款335.7亿元,是前五年的3倍;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新融资担保服务平台,扩大融资规模,降低投资门槛,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推动企业上市,做好债券发行。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林(果)权、土地经营、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建立交易平台。

拓宽保险服务,创新保险产品,扩大农业、边贸、物流保险。

(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创新型大理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科普工作成效明显,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实施园区科技化、人才化和信息化工程,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发展高新产业,提升产业层次。

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化运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支持自主创新、鼓励创建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

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专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普及推广;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