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鸡足山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特殊的龙棕群丛

鸡足山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特殊的龙棕群丛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鸡足山属于滇西中部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使鸡足山成为幸存的地带性植被的岛屿。宾川鸡足山鸡足山的自然植被为古老的第三纪型森林,按系统分为8个植被型,15个群系。本群系中较特殊的扭曲云南松——龙棕群丛是鸡足山植被中最特殊,也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独特、稀有的群丛。

鸡足山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特殊的龙棕群丛

鸡足山的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占优势的壳斗科、樟科、松杉、槭树科、椴树科等主要建群科,都属古老的植物区系。

鸡足山属于滇西中部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上千年来,一直在佛教的庇护下,寺庙周围仍保留着较原始的植被。可谓“神圣的自然保护保护区”。使鸡足山成为幸存的地带性植被的岛屿。据考察有高等植物80多个科,500多种。

宾川鸡足山

鸡足山的自然植被为古老的第三纪型森林,按系统分为8个植被型,15个群系。

常绿阔叶林:有高山栲、元江栲;多变石林;楠木三个群系。栲类是滇中高原重要和特有的植被类型,分布在海拔2400~3000米的广大地区。乔木上层高20~30米,盖度80%~90%,优势树种为高山栲、元江栲、粉背石栎等。花子街的元江栲最大树龄达600余年,平均在300年以上,每公顷蓄积量达934.5立方米。多变石栎分布于金顶寺北山坳,海拔3100米以上地区,面积很少,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矮化为3~5米高,散生少量云南松、华山松、苍山冷杉,群落总盖度95%~100%;楠木分布悉檀寺、祝圣寺等沟谷地带,海拔2100~2300米,破坏严重,面积极小,不占优势。

硬叶常绿阔叶林:有光叶高山栎,分布文笔山、九重岩一线的徒岩区,海拔2570~3000米,生境特殊,林木矮曲,高5~8米,具有明显的旱生特性。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有高山栲、野核桃和多变石栎、石灰花楸二个群系组成。野核桃分布于中部寺庙周围及沟谷地区,与常绿树混交。(www.daowen.com)

鸡山板栗以沙址街最为出名,现存的板栗树,最大的需6人合抱,树龄500年左右,一般栗林均有300年左右,是大理历史上板栗产区,果大壳薄、色泽光亮、味甜虫少,成为鸡足山久负盛名的特产,是当年寺僧招待徐霞客的名特果品之一。

落叶阔叶林:有滇山杨,成团状或带状分布于广大地区,属于次生植被类型。

竹林:香笋竹分布于中部寺庙周围,除组成纯林外,常为汇交林,株高3~5米,径粗2~3厘米,笋味佳美,腌制后的笋干香脆鲜嫩,成为云南著名的“赛玉兰片”。根系在地下扭曲生长,形成龙头状,可用来制成“龙头手杖”。鸡山竹笋、龙头手杖和冷菌、蜜饯成为朝山旅游者青睐的名特产品,也是鸡足山寺院历史上生产销售的旅游产品。2001年我曾选用香笋竹作为高速公路绿化树种,进行引种试验,经观察香笋竹分叶力强,生长快,二年生株高3米以上,是理想的道路、园林绿化树种。

暖性针叶林:有云南松、滇油杉、冲天柏三个群系。云南松是云贵高原的重要植被类型,分布于海拔1800~2600~3200(北坡)米的地区,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滇油杉分布2300米以下,与云南松、高山栲、青冈等伴生。本群系中较特殊的扭曲云南松——龙棕群丛是鸡足山植被中最特殊,也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独特、稀有的群丛。由于干热生态环境的长期作用,使云南松扭曲得像一条巨蟒;古热带代表棕榈科的龙棕,在高原干热气候下长期适应而成矮化类型。龙棕零星分布于海拔2230米的云南松林下,静闻和尚塔墓的周围,株高约1米,无地上茎,地下茎盘旋于土中,盘屈如龙,有叶10余片,叶掌状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叶柄长16~30厘米,花为雌雄异株,叶花果形似棕树。观赏价值很高,可作为盆景植物。2005年我曾采集到少数种子,并繁殖出幼苗,探索出用人工繁殖加以驯化和保护的途径。

寒温性针叶林 有苍山冷杉,是鸡足山顶级群落,分布在3240米的金顶寺后,现存几十株,徐霞客称苍山冷杉为“平顶松”“弹指松”。

常绿灌丛:以矮高山栎为主,分布于金顶寺后山脊,海拔3230米,面积极少,为冷杉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植被,灌木层高1米左右,盖度40%,伴生红棕杜鹃、云南杜鹃、露珠杜鹃、黄花木、山桂花、峨眉蔷薇等,形成鸡足山繁花似锦的“杜鹃长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