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佛教的兴起和传播的分析介绍

佛教的兴起和传播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3佛教的兴起和传播公元前6~前5世纪,婆罗门教的特权地位日益受到普遍反对,各种思潮应时而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耆那教和佛教。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缘起论、三法印(标准)和四谛说。严格地说,四谛说是佛教的社会伦理观。随后,在佛教传播中出现以地区为特色的分派现象。佛教传播得力的另一个君主是贵霜帝国的迦腻色迦,贵霜帝国为大月氏所建,1世纪兴起,是个地跨中亚和印度西北部的大国。

佛教的兴起和传播的分析介绍

材料3 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公元前6~前5世纪,婆罗门教的特权地位日益受到普遍反对,各种思潮应时而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耆那教和佛教。

耆那教的创立者筏驮摩那,与释迦牟尼[4]同时代而年稍长,被尊称为大雄。他的一套修持理论和实践,意在打破婆罗门教一统天下局面,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虽然以后未能广泛流行,教徒数量较少,但其影响不可忽视。

佛教在反对婆罗门正统派思潮中,提出“众生平等”,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修行得道,这种主张迎合了正在扩张势力的刹帝利和上层吠舍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很快为各阶级广泛接受,获得了成功。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约前550~约前485),相传是喜马拉雅山南麓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王国境内)净饭王的太子。为了寻求人生摆脱痛苦之道,他29岁出家,经6年苦行,35岁“大彻大悟”,创立佛教。此后传道40多年,足迹遍及中印度恒河流域各地。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缘起论、三法印(标准)和四谛说。

佛教反对婆罗门教梵天创世说,提出缘起论,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均处于因果联系之中,依一定条件生灭变化,离开了条件或关系就没有任何事物的生灭变化。正如佛的弟子所说“诸法[5]因缘生,缘尽法还灭”。缘起论是原始佛教的哲学基础。佛教各种经论和各个宗派均以缘起论作为自己全部世界观和实践的基础理论。缘起论的含义较多,归纳起来有两个中心论点:无常、无我。

什么叫无常?佛教认为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相对互存的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谓之“诸行无常”。什么叫无我?佛教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种种要素的聚合体,不存在创造万物的主宰,也没有一个独立的实在自体即“我”的存在,谓之“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物的总的解释,是一切法的总法则。

佛教以缘起论观察人生,把人生分为因果联系的十二个环节,旨在说明众生受苦的必然性,这是一种人生观。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众生无明(无知),执着“我”的存在,于是产生种种欲望。人们有了欲望必然在思想、语言和行为上有所表现,谓之“造业”,这就不免陷入生死轮回的因果循环之中。为求得彻底解脱,必须破除无明,消除欲望,超出轮回,从而达到最高目标——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著名的三法印[6],是佛教根本教义的标志。(www.daowen.com)

佛教教义中最基本的理论是四谛说,即苦、集、灭、道四个真理。苦谛是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一切身心的痛苦);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原因来自人的“欲爱”,而且世人不断造业,沉沦于轮回之中;灭谛是讲断灭世俗诸苦,达到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涅槃;道谛是讲灭苦的方法和道路,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个方面,佛教认为按此修行,可以由“凡”入“圣”,从迷界此岸达到悟界彼岸。严格地说,四谛说是佛教的社会伦理观。

佛教的戒律很多,最主要的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教的创立,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有它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它宣扬的一套说教,实际上要人们安于现状,放弃斗争,追求来世幸福,社会作用是消极的。

从学术思想发展来看,释迦牟尼创立及其弟子承传的佛教为原始佛教。随后,在佛教传播中出现以地区为特色的分派现象。前4世纪中叶至1世纪左右为部派佛教时期。由于对教义解释不同,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佛教史称之为根本分派。以后,又在一系列理论问题上产生广泛的分歧,导致进一步分裂,佛教史上称为枝末分派,南传佛教说有18个部派,北传佛教说有20个部派。

1世纪前后,大众部的一些支派演化为大乘教,“乘”有“运载”或“道路”之意,大乘教认为传统的佛教上座部只讲自我解脱,犹如一艘只能载少数人的小船,故贬之为小乘。而他们自诩“普渡众生”,能把一切众生救出苦海,是为大乘。大乘和小乘在教义理论和修持实践方面都有重要区别,小乘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早期佛教传统,大乘则在诸多方面更加宗教化、世俗化

7世纪大乘佛教中又产生一个支派——密教,又称“金刚乘”,它是大乘佛教和婆罗门教、印度民间信仰的混合产物,宣扬语密、身密、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更加神秘化,这是佛教走向衰落的重要象征。8、9世纪,印度教兴起,随后伊斯兰教势力入侵,到13世纪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

释迦牟尼死后一二百年间,佛教在印度迅速传播,它的极盛时代为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时期(前273~前236)。阿育王在位40年,一面用武力扩张疆土,一面大力提倡佛教。在全国普建佛塔,编纂佛教三藏[7]。他派出僧侣把佛教传到印度各地,更远及斯里兰卡、伊朗、两河流域、中亚细亚等地区。佛教传播得力的另一个君主是贵霜帝国的迦腻色迦,贵霜帝国为大月氏所建,1世纪兴起,是个地跨中亚和印度西北部的大国。迦腻色迦崇信佛教,于2世纪初在今克什米尔地区云集高僧审定佛教经典,并派遣大批人员去国外传教。初时佛教不拜偶像,据传佛像塑造始于迦腻色迦王朝。

佛教经过两代君王积极倡导,一跃成为世界性宗教。印度佛教三大派别:大乘教、小乘教、密教都先后传入东亚、东南亚和中亚等地区。但传播的途径不同,各地接受情况不一。最后大乘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占优势,这支佛教称为北传佛教。其主要经典是汉译梵文大藏经,亦称汉语系佛教。小乘则先后成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的国教,也传入我国的云南省傣族地区,这支佛教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其经典是巴利文大藏经,亦称巴利语佛教。而密教则同我国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相结合,成为喇嘛教,并传入青海、内蒙古等地以及尼泊尔、锡金、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印度北部,这支佛教称为藏传佛教。其经典是藏文大藏经,又称藏语系佛教。

19世纪,佛教从斯里兰卡返传印度,得以重新在印度复兴。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佛教在世界各地经历不同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日趋神秘化、世俗化和普世性的扩大化,以此适应新时代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