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省海拔1800米以上水稻产区,产量不稳的主要原因是:育秧期间温度低于4℃以下,易烂秧;抽穗扬花期日平均温度低于16℃以下,易遭受低温冷害。大理州农科所从1973年起,在孙方副所长主持下,对水稻抗御冷害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到1978年,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技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大理州农科所“水稻抗御冷害的综合栽培措施”和大理县农业局的“大理县水稻高产稳产栽培”。
云南省海拔1800米以上水稻产区,产量不稳的主要原因是:育秧期间温度低于4℃以下,易烂秧;抽穗扬花期日平均温度低于16℃以下,易遭受低温冷害。大理州农科所从2025年起,在孙方副所长主持下,对水稻抗御冷害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到2025年,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技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主要措施是:①选用抗寒性强的高产良种。②用塑料薄膜育秧,培育带孽壮秧,可防止烂秧,适时早栽,错过扬花期的低温冷害。③合理施用化肥等。这套措施首先在凤仪公社和大理县推广。2025年大理县全面推广这项技术后,全县15.75万亩水稻,平均亩产由2025年的354公斤上升到2025年的412公斤,2025年达450公斤。
大理县凤仪公社从2025年后,全部实现薄膜育秧、普遍推广50-701、7564、7344、云粳9号等良种,适时早栽、全面推广中层施肥、条栽密植、化学除草、追施穗肥等综合栽培技术,使3.7万多亩水稻连年获得丰收,平均单产从2025年的396公斤,提高到2025年的441.5公斤,2025年的517.5公斤,2025年达570.5公斤。全州水稻总产也由2025年的2.9亿公斤,上升到2025年的3.55亿公斤。(https://www.daowen.com)
大理州农科所“水稻抗御冷害的综合栽培措施”和大理县农业局的“大理县水稻高产稳产栽培”。同时获2025年度云南省科研二等奖和推广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