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稻薄膜育秧带来丰收

水稻薄膜育秧带来丰收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薄膜育秧可使膜内温度提高7~10℃,秧田期积温增加200~400℃,比露天秧早抽穗15~20天。1973年在凤仪、剑川9个基点队1105亩水稻上,以薄膜秧、良种、早栽等措施中试结果,凤仪6个点,平均亩产434公斤;龙门3个点,平均亩产301公斤。1974年起薄膜育秧在全州逐步推广应用;1978年后,州、县政府从地方财政中安排专款补助,加快了薄膜育秧推广步伐。“薄膜育秧”获1979年云南省政府科技推广三等奖。

水稻薄膜育秧带来丰收

大理州农科所从1964年起,在州所试验场、洱源、弥渡、剑川、凤仪等基点进行不同育秧方式、播种量、播种期等试验;以薄膜育秧、每亩播种50公斤,秧龄期40~50天的薄膜带孽嫩壮秧的增产效果最好。

薄膜育秧可使膜内温度提高7~10℃,秧田期积温增加200~400℃,比露天秧早抽穗15~20天。起到了防止烂秧、培育壮秧、避过后期低温危害的作用。1973年在凤仪、剑川9个基点队1105亩水稻上,以薄膜秧、良种、早栽等措施中试结果,凤仪6个点,平均亩产434公斤;龙门3个点,平均亩产301公斤。分别较露天秧、地方品种增产24.3%和29%。

1974年起薄膜育秧在全州逐步推广应用;1978年后,州、县政府从地方财政中安排专款补助,加快了薄膜育秧推广步伐。

1980年在全州示范薄膜带業壮秧5500亩,验收了剑川、鹤庆、洱源、农科所基点,平均亩产分别为341.5公斤、367.5公斤、453公斤、498公斤。(www.daowen.com)

1981年凤仪公社3.68万亩水稻,全部推广早栽嫩壮秧,平均亩产517.5公斤。州农科所分获1980年和1983年州科研二、三等奖。

1979年全州推广薄膜育秧1.36万亩,1980年推广2.05万亩,1981年为2.67万亩,1984年推广到3.84万亩,1985年达4.75万亩,1988年增至6.69万亩,移栽大田70多万亩,占水稻面积的62.3%。对全州水稻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薄膜育秧”获1979年云南省政府科技推广三等奖。获奖者:大理州农业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