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保加利亚农业的三次转型及乡村衰败问题

保加利亚农业的三次转型及乡村衰败问题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100年来,保加利亚的农业经历了三次转型。同年5月,保加利亚国务院宣布解散农工综合体。在土地所有权核定过程中,法定陪审员的认定与土地所有权文件同样具有效力,这一程序导致最后核定的原土地所有者的土地面积比保加利亚实际耕地的面积还要高2倍,而大批原先在合作社工作的穷人彻底失去了土地。

保加利亚农业的三次转型及乡村衰败问题

近100年来,保加利亚的农业经历了三次转型。

1.第一次转型

1944年以前,保加利亚是以小资产阶级为主的农业国家,80%左右人口居住于乡村。当时的保加利亚人将土地作为生活的保障,导致农业人口过剩,而且由于数次起义及战争,为安置难民,保加利亚的农业用地变得非常分散。最典型的产业是谷物生产,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是烟草。随着1944年保加利亚共产党执政开始,保加利亚借鉴苏联经验,对农业开启了一轮改革,通过集体化合并土地。到1958年,保加利亚92%的土地加入了农业劳动合作社。20世纪70年代,这一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单位开始在大型农工综合体框架下与食品加工业融合,从劳动合作社合并为农工综合体,每个综合体平均面积达到了4万狄卡尔(6万亩)。在这样的改革下,农村人口开始低于城镇人口,农村开始衰败。到1989年,只有约25%的人口从事农业,大量人口居住在城乡交接地带。同年5月,保加利亚国务院宣布解散农工综合体。

2.第二次转型

20世纪80年代末,保加利亚农业开始了市场化经济改革,其中对农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改革是土地所有权改革,即1992年保加利亚通过修订《土地法》,将原有土地归还给原所有者及其继承人,意图恢复以往的农村社会结构。在土地所有权核定过程中,法定陪审员的认定与土地所有权文件同样具有效力,这一程序导致最后核定的原土地所有者的土地面积比保加利亚实际耕地的面积还要高2倍,而大批原先在合作社工作的穷人彻底失去了土地。(www.daowen.com)

到2001年,70%以上的土地成功归还给了原土地所有者,然而此次改革的目标只是归还土地,而非组织农业生产,尤其是国家在此期间还停止了对农业的扶持。单纯归还土地的做法不仅使得农业合作社彻底消亡,同时还带来了大量社会矛盾以及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滑。1992年与1993年农业生产分别同比下降了9%和18.1%。1990—1998 年,保加利亚农业部门几乎没有任何投资。农业机械短缺,人工灌溉能力不足,重新开始人工平整耕地。于是国家三分之一的土地弃耕,农业部门的大型畜牧场关闭,粮食作物生产开始占主导,但只有向日葵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人均谷物占有量从1985年的950公斤下降到400公斤左右。直到今天,保加利亚的很多粮食还要依靠进口,如小麦每年要进口400万吨以上,玉米也要进口200万吨到300万吨。由于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政策,保加利亚的农业很快感受到来自土耳其、希腊等周边国家低价农产品的竞争压力

3.第三次转型

从1997年保加利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9年启动加入欧盟谈判开始,保加利亚的农业生产开始有所复苏。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特别入会方案》(用于保加利亚农业改造和为保加利亚向发达国家放开市场并接受竞争做准备),2000—2006 年保加利亚获得5 200万欧元拨款。2007年加入欧盟之后,保加利亚开始实行和遵守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落实欧盟对国家农业的全部要求,包括向葡萄园与玫瑰花园提供保加利亚独特品种种植补贴,并压缩烟草种植面积等。1997 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比1989 年提高15%,达到26%。然而保加利亚的农业经济好转没有坚持几年,由于系统性经济危机,2003年陡然下降11%,此后持续走低,到2017年,农业比重仅占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