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生存发展与宏观环境相关性分析

企业生存发展与宏观环境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的一般环境,也称为宏观环境,是对所有的企业均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另外,一个国家的政治局势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任何企业为了达到其预定目标,都必须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与一定的技术密切相关,例如,由于高精尖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很多企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设计和控制生产,日本的汽车制造商甚至采用机器人进行生产。

企业生存发展与宏观环境相关性分析

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角度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产业环境两大类。

企业的一般环境,也称为宏观环境,是对所有的企业均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例如国家的法规、宏观经济状况等。很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将外部环境分为四方面,称为PEST分析,即政治(Political)因素、经济(Economic)因素、社会文化(Social and Culture)因素和技术(Technology)因素。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因素

政治与法律环境因素是指政治制度、政治形势、国际关系、国家法律和法令、政府政策等。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法律因素和国家的产业政策。政治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是以法律的形式出现,以便制约和限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一国的政治与法律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政治制度不同,企业在管理的目的、内容、方法、性质等多方面就会存在差别。我国根据企业特点和国家政治经济需要,制定了各种法律对企业加以保护和约束。法律具有强制性,管理者只能按法律的规定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违背法律约束,则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所以,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法律政策,依法管理企业,并运用法律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优秀的管理者对法律不仅能作出迅速的反应,而且要有一定的预见力,预见到可能获得通过的法律,及时调整自身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

国家的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直接的重要作用。国家会根据一个产业的供需状况和生产情况,根据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存局和需要,调整和改变其对某一产业的政策。例如,2008年,通过实施家电下乡政策极大地启动和拉升农村市场潜在的需求,带动了电冰箱、冷柜、洗衣机的内销量的增加,对于家电行业渡过金融危机,抵御来自由于全球经济下降造成外部需求大幅度减少的风险具有积极意义和积极作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纺织行业总量过剩(供大于求),而且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于是国家决定“限产压锭”,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各纺织公司限定产量,压缩落后设备。虽然这一政策主要是在国有纺织中强制执行,但对非国有企业的生经营也会产生直接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大力扶植大西北的开发等政策,都是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与法律因素。

另外,一个国家的政治局势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比如,2011年2月,利比亚的国内局势出现动荡,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1年1至2月,中国在利比亚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减少45.3%,大部分中资企业人员由于社会动荡撤出之后,延误了各类项目的进展,对中资企业的经营状况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二)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是指宏观的经济系统的情况。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政府财政和税收政策银行利率、物价波动、整体市场状况等等都属于宏观经济因素。2010年和2011年,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直居高不下,企业不得不为原材料及劳动力支付越来越高的价格,同时也可能需要适当地提高产品价格以弥补成本的上涨,造成许多企业经营不利甚至倒闭。经济环境因素对于非营利性组织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国家经济情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政府的购买力和政府对许多非营利性组织的财政支持。这些变化对企业,特别是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企业,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自然资源因素也可以视为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因素。几乎所有的企业活动中,都需要有自然资源的投入。资源是可以用来创造价值的材料或要素。在很多产业中,需要大量地投入自然资源,如矿业产业等,因此,自然资源的状况、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占有程度和地理位置等,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有时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或再生周期远长于消耗周期,则国家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作出许多自然资源消耗的限制,从而对企业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www.daowen.com)

(三)社会与文化环境因素

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教育程度、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商业习惯等构成了一个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最为重要的是文化传统和教育。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和民族,其社会文化传统和教育水平往往不同,这会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从而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不同要求。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等对人们的约束力量往往比正式法律的约束力量要大得多。管理的实质是对人的管理,因此,社会环境对管理实务的影响和重要便是显而易见的。

在社会环境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口(Demographic)因素,也称人口统计因素。人口因素对很多产业中的企业都有直接的影响,对消费品产业中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有些学者将人口因素作为一般环境中单独的一大类因素进行分析。通常,人口因素包括的具体方面有: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区域分布、收入分布、伦理状况等。

我国的消费者协会成立于1984年,是消费品顾客的半官方的群众性社会团体。全国和各地方均建有消费协会。它是一种与产业环境和企业经营紧密相关的一般环境因素。

(四)技术环境因素

技术的含义很广,它既包括生产技术,如劳动手段、工艺流程的改进、发展与完善,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的生产与制造,等等;也包括管理技术,如管理方法、计划决策方法,企划方法及推销方法的改进与更新等;还包括生活技术、服务技术等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对社会和企业及其管理工作一直具有重要的影响。任何企业为了达到其预定目标,都必须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与一定的技术密切相关,例如,由于高精尖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很多企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设计和控制生产,日本汽车制造商甚至采用机器人进行生产。技术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管理工作。如,由于戴明(Deming)等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把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介绍给了日本人,使得日本企业在质量管理上有了重大的转变,并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全公司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而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水平,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企业结构和规模以及企业中的计划、决策、控制等管理工作和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因技术而异。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产业遇到了瓶颈。传统产业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体系,全世界的产业发展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资源能源紧缺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要解决资源能源问题,也就是要发展节能减排的技术和节能减排相关的产业,如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