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采购风险防范的主要对策

企业采购风险防范的主要对策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购部门和工作人员是否对供应商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认证,对选择合格供应商过程进行监督。②审查经济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④审查经济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完备,文字表述是否准确,合同签订是否符合法定程序。⑤加强对物资采购绩效考核的审计。

企业采购风险防范的主要对策

1.建立和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从而降低企业内部因素影响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从加强对内部员工尤其是对采购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教育,不断增强法律观念,重视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建设,做到依法办事,培养企业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能力,从根本上杜绝合同风险。

2.加强对企业采购招标过程和签约的监督

(1)检查企业招标采购过程是否按照法定规范程序进行,是否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发生。采购部门和工作人员是否对供应商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认证,对选择合格供应商过程进行监督。是否定期对供应商进行一次重新审核。

(2)加强签约监督。抽专人对合同条款进行检查是否有悖于政策、法律,避免因合同的内容违法、当事人主体不合格、超越经营范围、含有欺诈行为而无效;通过对企业资信进行调查,切实掌握对方的履约能力;对那些不讲信誉、舍近求远等非正常情况严格审定;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当事人权利义务是否明确、手续是否具备、签章是否齐全。(www.daowen.com)

3.对企业采购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全过程的是指从计划、审批、询价、招标、签约、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全部环节的监督。重点是对计划制订、签订合同,质量验收和结账付款四个关键控制点的监督,以保证不弄虚作假。全方位的监督是指内控审计、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科学规范的采购机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价格,提高物资采购质量,还可以保护采购人员和避免外部矛盾。

主要通过加强对物料需求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的审计;做好合同鉴证审计,审查:①签订经济合同当事人是否具有主体资格,是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②审查经济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③审查经济合同主要条款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要求。④审查经济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完备,文字表述是否准确,合同签订是否符合法定程序。通过审计鉴证,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不合法现象。⑤加强对物资采购绩效考核的审计。建立合同执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考核制度,并加强检查与考核,把合同规定的采购任务和各项相关工作转化分解指标和责任,明确规定出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个人,结合经济效益进行考核,以尽量避免合同风险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