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电价的特点与界定

农村电价的特点与界定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农村电价的界定什么是农村电价?对电力经营企业来说,可以多收电费,同样的售电量增加了营业收入,但对广大城市用户来说,却无形中增加了不应有的支出,加重了城市居民用户的负担。反过来说,如果把本应划入农村供电范围的用户,错误地划到城市用电范围中去,势必减少供电企业的营业收入,这就会减少企业的销售收入,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以上特点造成了农电价格中固定费用分摊比例过大,电价升高。

农村电价的特点与界定

(一)农村电价的界定

什么是农村电价?通常人们认为是常识性的问题,但实际却又是一个尚未取得共识的问题。比如,你可以简单地回答,农村电价就是指农村用电的价格,这当然没有错。但进一步地问什么是农村用电?你也用同样方法回答,就有问题了。你说,农村用电就是指农业用电。这就不够准确,因为农业用电有两部分:一是生产用电;二是农民生活用电。到底指什么?回答是全包括,但是仍不全面。因为现在的农村用电,还有相当比重的乡镇企业用电,这部分用电既不属于农业生产用电,也不属于农民生活用电,但它又确实是划在了农村用电的范围之内,因此简单地回答显然不能准确地说清楚。农村用电应该用大家所熟悉的“三为”服务的电力,来界定农电比较准确和全面,农村电价就是指为农业生产、为农民生活、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所消耗的电力商品的价格。这样严格地界定农村电价,绝不是把问题复杂化,而是在这个问题上,确有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特别是在城乡用电价格存在差别的情况下,不少地方因为对农村电价缺少严格科学的界定,常常在核定电费时发生争议。比如在一个供电形式多种方式并存的城镇里,农村电价收费高出城市达一倍以上,如果把本应划入城市供电范围的电量,错划到农村用电范围来收取,就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对电力经营企业来说,可以多收电费,同样的售电量增加了营业收入,但对广大城市用户来说,却无形中增加了不应有的支出,加重了城市居民用户的负担。反过来说,如果把本应划入农村供电范围的用户,错误地划到城市用电范围中去,势必减少供电企业的营业收入,这就会减少企业的销售收入,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准确界定农村电价,是一个事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大事,不可等闲视之。

如果从农村电价的种类和执行情况来看,现行的农村电价至少要包括:

(1)国家电网对县级转售单位实行的趸售电价及电价折扣。

(2)县级转售单位对供电区域内乡村用户执行的直供电价。

(3)小水电、小火电的上网电价。

(4)农民用户含铜损、铁损、低压网损、表损和不明损失,以及低压电网维护费用,农村电工报酬等在内的实际负担收费电价。

(5)峰谷、丰枯、超计划加收电价等。

可见,农电价格并非是一个简单地常识问题,确实有认真研究的必要。(www.daowen.com)

(二)农村电价的特点

要了解农村电价的特点,必须要认识农村用电的特点,这是因为农村用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农村电价的特点。农村电价、农村用电的特点在技术、经营、管理多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与城市用电不同的地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首先在用电负荷特性下,农村用电存在季节性强的特点。最大负荷出现的时间,随季节不同变化很大。在南方地区由于电力主要用于排涝和防洪,最大负荷出现的时间,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在北方地区,因电力主要用于灌溉和抗旱,所以最大负荷发生的时间主要发生在春季少雨和干旱季节。其次,负荷分散率高。农电负荷一般密度较小,且分布不均匀。除了少数大城市近郊区以外,广大远离城镇的偏远地区,一般负荷密度均小于10~20kW/km2。再其次,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低。现阶段农电利用小时数往往只有2000~3000h,远低于城市平均用电5000~6000h。以上特点造成了农电价格中固定费用分摊比例过大,电价升高。此外,农电负荷中无功负荷占比例过大,功率因数低。因为农村用电设备主要是小型异步电动机,且常在低负荷下运行,又缺少必要的无功补偿设备,致使农电的功率因数常常在0.6~0.7以下,而城市供电功率因数一般在0.8~0.85。功率因数太低常常使农村电网供电质量下降,不仅给用户带来消费上的不便,还会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损失,进而加重农民负担,相对提高了农电的价格。

(2)从经营管理上看,其特点是:

1)投资主体多元化。农电建设的投资,长期以来国家规定执行的是“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政策,不像城市电网那样全由国家来投资建设。农村电网的现状是,有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有乡镇政府集资建设的,也有广大农民用户集资合建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势必造成政策执行上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特别在利益分配上的差别化。现在全国农村电价的水平在各地差别甚大,最低的只有0.35~0.4元/kW·h,全国平均为0.7元/kW·h,但最高的却达到2~3元/kW·h。

2)在管理上多样化。由于执行“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政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必然产生管理方式上的多样化。就现在对农电的管理来说,有省网电力企业直管的、代管的,也有两者交叉的。有直供直销的,也有趸售的,还有自家经营的。这种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必然导致电价政策、电价标准和电价水平的差别,从而使农村电价在全国范围内千差万别,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一大难题。

3)经营主体的单一性和经营方式的垄断性导致电价管理上缺少监控和服务上的失控。广大用户对电力经营者的意见和不满主要是在于垄断经营下无竞争,导致对农电工作人员行为监控不力,有的甚至失控。

(3)从技术上分析,农电技术落后,导致效率低下,售电成本高,电价水平高。农村电网与城市电网相比,由于受投资能力的限制,在建设初期,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方案上的最优化,多数是因陋就简、标准不高。因此农网建设上,不仅规划上存在着先天性的不合理,而且在设备及线路设施上各种技术参数都比较低,从而造成的农电线损、变损高,效率低,售电成本远远高于城市用电。此外,在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上也远低于城市电网的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的平均水平,因而造成农网平均事故率高,维护修理费用也高,由此导致农电价格高于城市电价。不仅如此,上述种种特点还给农村电网管理上带来许多难以操作的复杂性。加之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别大,也使农村在电网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