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面预算的编制:销售预算的重要性及使用方法

全面预算的编制:销售预算的重要性及使用方法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精确的销售预算能够增强预算作为计划、控制工具的作用。例如,公司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可能会包括国家和地区经济指标、失业率、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年龄群体的分布等。计量经济学模型预测的优点在于其结果客观、可证实且计量可靠。近年来,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部分原因是高能廉价计算机的普及。企业只有明确了预算期内所要销售的产品数量才能确定产量。

全面预算的编制:销售预算的重要性及使用方法

(一)销售预算

企业通过销售实现期望目标。企业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致力于实现销售目标和销售增长。销售预算对企业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是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精确的销售预算能够增强预算作为计划、控制工具的作用。通常销售预算是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来编制的。

1.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就是估计公司产品的未来销售状况,它是编制期间销售预算的起点。销售预测的性质是主观的。为减少预测的主观性,许多公司都准备多个独立的销售预测并将此作为一种惯例。例如,一个公司可以让市场研究部门、经营部门及预算单位的销售部门等分别进行销售预测。这样,销售预算中的销售量就是各单位都认为最可能的那个数。在销售预测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1)现在的销售水平和过去几年的销售趋势;

(2)经济和行业的一般状况;

(3)竞争对手的行动和经营计划;

(4)定价政策;

(5)信用政策;

(6)广告和促销活动;

(7)未交货的订单等。

进行销售预测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普遍采用的两种方法是趋势预测分析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趋势预测分析可以是简单的散布图目测法,也可以是复杂的时间序列模型。趋势分析的优点在于它只使用历史数据,这些数据都可在公司记录中轻易找到。但是,历史不会重演,所以需要根据可能偏离趋势的未来事项来调整预测结果。因果预测分析法如回归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和其他影响销售的信息。例如,公司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可能会包括国家和地区经济指标、失业率、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年龄群体的分布等。计量经济学模型预测的优点在于其结果客观、可证实且计量可靠。近年来,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部分原因是高能廉价计算机的普及。比起只使用经验判断或模型分析的做法,将二者结合起来会得到更好的预测结果。

2.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列示了在预期销售价格下的预期销售量。编制期间销售预算的起点一般是预计的销售水平、生产能力和公司的长、短期目标。销售预算是整个预算编制的基石,因为公司只有在了解了期望的销售水平之后才能对其他经营活动作出规划。不知道要生产多少产品,企业无法作出生产安排。企业只有明确了预算期内所要销售的产品数量才能确定产量。产量确定之后,原材料的采购量、需要雇佣的职员数以及所需的工厂制造费用才能随之确定。预计的销售和管理费用也由期望销售量决定。

(二)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依据销售预算进行编制。生产预算就是根据销售目标和预计预算期初期末的存货量决定生产量,并安排完成该生产量所需资源的取得的整套规划。生产量取决于销售预算、期末产成品的预计余额以及期初产成品的存货量。确定预计生产量的公式如下:

预计生产量=预算的销售量+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量

选择期末存货量的大小时需要平衡两个相冲突的目标。一方面,公司不愿意因缺货而丧失销售机会,另一方面,储存过多的产成品又会耗费成本。因此,企业必须确定在需求增加时,它能以多快的速度增产,然后设定相应的生产和存货水平。例如,企业使用即时管理系统,它的期初、期末存货量就是0或很小的数额。影响生产预算的其他因素有:企业关于稳定生产和为降低产成品存货而实施的灵活生产方面的态度、生产设备的状况、原材料及人工等生产资源的可得性以及生产数量和质量方面的经验等。生产经理会对生产预算复审,以确保利用现有设备能够达到预算的生产水平,并明确预算期内其他的活动安排。如果生产水平超过可利用的最大生产能力,管理者可以调整销售预算水平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需要。如果可利用的生产能力超过预算生产水平,管理者可以为闲置的生产能力寻找一些其他用途或者安排其他活动,如预防性维修或为新的生产程序而进行试运行。协调销售需求和生产活动是拥有预算的另一好处,它能使企业发现生产能力和所要求的产量之间的不配比情况。近年来随着新的制造技术和即时管理方法的运用,日益增多的企业被迫根据销售量的变动来调整生产,而不是保持生产稳定。

(三)直接材料的使用和采购

生产预算是直接材料使用和采购预算的基础。直接材料使用预算显示了生产所需的直接材料及其预算成本。所以,直接材料使用预算是编制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的起点。企业编制直接材料采购预算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直接材料来满足生产需求并在期末留有预定的存货。

直接材料采购预算也为计划直接材料的采购提供预算成本,这样企业就能够确定采购所需的资金数额。材料采购预算取决于一些有关生产活动的公司政策,如采用即时采购系统还是储备一些主要材料,以及企业对原材料质量的经验判断和供应商可靠性。确定预计直接材料的采购量的公式如下:

预算期直接材料的采购额=生产所需的直接材料总额+期末所需的直接材料库存额-期初的直接材料的库存额

生产所需的直接材料总额=预算期生产量×单位产品耗用量

(四)直接人工预算

生产预算同样也是编制人工预算的起点。企业的劳动力必须是拥有充分技能、能够从事本期计划产成品生产的工人。直接人工预算可以使企业人事部门安排好人员,以防出现突然解雇或人工短缺情况,并降低解聘人数。不稳定的用工制度会降低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增加他们的不安全感,进而导致效率低下。许多企业都有稳定的雇佣或劳动合同作保障,以防止企业按照生产需要的变化随意解雇工人。根据直接人工预算,企业可以判断:何时能够重新安排生产活动或给闲置的工人分配其他临时工作。许多采用新生产技术的企业可以用直接人工预算来计划维护修理、安装、检测、学习使用新设备及其他活动。(www.daowen.com)

直接人工预算通常包括对生产所需的各类人员的安排。

直接人工预算额=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小时×小时工资率

(五)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之外的所有生产成本。不像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按产量的比例增减,制造费用中有一些成本并不随产量按比例变化,即包括一些固定成本,如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车间的折旧费等。

编制制造费用预算需要预计生产量、确定生产方式并考虑一些影响制造费用的外部因素。许多企业在制造费用预算编制时将制造费用分为可变和固定两项。所有不随产量发生相应变动的制造费用为固定成本,这种判断的前提是,非变动制造费用在生产量的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

由于变动制造费用与生产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因此其计算方法为:

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额=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预定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与生产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其预算通常都是根据上年的实际水平,经过适当的调整而取得的。此外,固定资产折旧作为一项固定制造费用,由于其不涉及现金的支出,因此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计算现金支出时,需要将其从固定制造费用中扣除。

(六)期末产成品存货预算

期末产成品存货不仅影响到生产预算,而且其预计金额也直接对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其预算方法为:先确定产成品的单位成本,然后将产成品的单位成本乘以预计的期末产成品存货量即可。

(七)销售成本预算

销售成本预算是在生产预算的基础上,按产品对其成本进行归集,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便可以得到销售成本的预算。即:

销售成本预算=产品单位成本×预计销售量

需注意的是,商业企业不需做生产预算。实际上,商业企业用商品采购预算来代替生产企业的生产预算,企业的商品采购预算列示预算期内所需购买的商品数额。商品采购预算的基本形式与生产预算相同。

(八)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销售与管理费用包括除制造费用以外的其他所有费用,这些费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与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相同,也是按照费用的不同性态分别进行编制的。

(九)现金预算

企业为了生存和捕捉发展机会,经常持有足额现金是非常必要的。现金预算综合了所有预算活动对现金的预计影响,它还列示了预算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通过现金预算,管理者确保企业将有足够的现金进行计划的各项活动,提前安排额外的融资以避免临时借款的高成本,并对持有的多余现金进行投资筹划以获得可能的最高收益。对于小公司和季节特征明显的公司,现金预算对于协调经营活动、避免出现危机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公司认识到了持有足够现金来满足经营需要的重要性,都将现金预算作为全面预算中最重要的一个预算。

现金预算的数据几乎来自所有的分预算。在编制现金预算时,企业需要复查所有的预算来确定所有对现金有影响的收入、支出和其他事项。现金预算通常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和不足以及资金的筹集与应用等四个组成部分。现金收入部分详细列示了经营活动可利用现金的来源。通常情况下有两个来源,即预算期初的现金余额和预算期内的现金收入。现金收入包括现金销售和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户的现金收回。影响现金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的现金回收额的因素包括企业的销售水平、企业的信用政策及企业的收账经验等。企业从事非经常性交易也会产生现金。如出售设备、建筑物等经营性资产,或出售企业不再需要的已购置的建厂土地等非经营性资产。这些销售所得的所有收入都应包括在可使用现金部分。现金支出部分列示了所有的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和物品的采购支出、工资奖金支出、利息支出和税金等。可使用现金和现金支出的差额就是期末现金余额。

如果现金余额低于管理者设定的最低现金持有量时,公司就需融资补足资金。另一方面,如果公司预计的现金持有量有多余,它就要决定将多余资金进行投资。在可选择的投资项目中应权衡收益、流动性和风险这三个因素。贷款计划和投资计划都包括在融资部分中。

(十)预计损益表

预计损益表是在上述各经营预算的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编制的,其编制方法与编制一般财务报表中的损益表相同。预计损益表揭示的是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企业管理当局可据此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并适时调整其经营策略。

(十一)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预算期末各账户的预计余额,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据此了解到企业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企业不良财务状况的出现。预计资产负债表是在预算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根据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现金预算的有关结果,对有关项目进行调整后编制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