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关键是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2025年,武汉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党政同责和“管行业必管行业质量安全”的责任制。武汉市政府与各区政府签订了《武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状》,并实行年度绩效考核。
随后,各区政府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上级农业部门与下级农业部门、基层农业部门与农业企业、企业法人与企业内部生产质检人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对其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如今,武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体系基本建立,进一步理顺了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监管,市、区、街道(乡镇)、基地(企业)四层检测,市、区两级执法的“三四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检验检测体系。全市涉农街道(乡镇)全面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在有鲜活农产品生产的村(社区)配备了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
1月草莓、2月泥蒿、3月莴苣、4月韭菜、5月快生菜、6月豆类、7—8月快生菜、9—10月水生菜……每天早上8点,武汉市各级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走到田间地头,根据生产季节买上几样应季的重点蔬果进行抽检。(https://www.daowen.com)
近日,记者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农检中心看到,检验员徐艳现场演示草莓农残检测全过程,将样品放入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仪,30分钟后,快速检测结果出炉,全部合格。
武汉市大约有3万亩草莓基地,当前正大量上市,如果样品检测不合格,这一批次草莓将不能上市销售。武汉市农业检测中心研究员王海生介绍说:“越是临近节假日,检测力度越是要加强,检测信息将实时上传到市级追溯平台,作为监管、执法的重要依据,全市每年抽样检测农产品12.5万批次以上。”
2025年,武汉市江夏区获“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蔡甸区和黄陂区正在积极申请创建第二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武汉市农委总农艺师杨普社说,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问题快速发现机制、处理机制、从下至上的责任体系以及严格追责制度等长效机制,形成监管检测一张网、执法办案一盘棋,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工作中发现问题不及时、发现了不报告、报告了不研究、研究了不处理、处理了不问责、问责了不落实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