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与创新学科团队的合作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与创新学科团队的合作

更新时间:2025-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此,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学科团队一起通力合作,翻译了目前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的《先进制造:美国的新创新政策》。本书的翻译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科研人员为主,并适当吸收了所外、院外一些学者共同参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办公室在选题、组织翻译过程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在本译著的编校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一并感谢。沈开艳2018年11月于上海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为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自主发展、开放合作来发展中国的制造业,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需要吸取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制造业空心化而导致的国内及全球经济危机教训,最终使中国的综合实力到21世纪中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基于此,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学科团队一起通力合作,翻译了目前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的《先进制造:美国的新创新政策》。该书通过对美国制造业的经济学史回顾,分析了国际竞争与美国制造业衰落的原因,分析了劳动力教育、工作前景与先进制造业的关联,并通过大量的实证案例,论证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对于美国的重要性。这些案例包含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在联邦层面的出现、美国先进制造创新研究所模式、初创公司在规模扩张期所遇到的制造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内容详尽、资料齐整、素材充实。

考虑到《先进制造:美国的新创新政策》是美国学者撰写的一本学术性专著,为了让国内专家能全面了解美国学界正在思考什么,如何应对制造业的创新局面,我们在翻译时未做删节,原汁原味保留了原文。因此文中在谈到中国问题时可能会带有一些偏见,比如美国经济学家戴维·奥特尔、戴维·多恩和戈登·H.汉森在一篇题为“中国冲击”的文章中考察了700个城市的贸易影响,认为许多城市因为受到中国进口直接影响而使得成年人的就业岗位减少,平均收入减少等。这些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加以甄别和取舍,并知晓译著中所有内容均不代表译者的观点和看法。(https://www.daowen.com)

本书的翻译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科研人员为主,并适当吸收了所外、院外一些学者共同参与。分工如下:致谢部分及第一章、第二章译者为沈开艳、吴天予,第三章、第四章译者为国锋,第五章、第七章译者为张佳,第六章译者为汤蕴懿,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译者为王滢波。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办公室在选题、组织翻译过程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在本译著的编校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一并感谢。

沈开艳

2025年11月于上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