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府补贴对企业影响的因素分析

政府补贴对企业影响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企业即便通过研发获得了新产品或者新技术并在短期内取得了市场竞争优势,也会迅速被同行“山寨”。为规避这种风险,部分企业会转而“山寨”市场上其他企业的新产品或者新技术。本节主要对直接的政府补贴这一手段来进行探讨。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状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企业能否获得补贴和获得补贴的程度高低。鉴于此,我们从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力度及其连续获得补贴的动态模式来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政府补贴对企业影响的因素分析

人民日报2016年8月9日01版刊登了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该行动指南明确强调了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势必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投入。企业在研发创新活动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专用劳动力,却没有确定的产出。[11]企业即便通过研发获得了新产品或者新技术并在短期内取得了市场竞争优势,也会迅速被同行“山寨”。[12]这种情况会使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大打折扣,尤其是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其融资能力有限,无法承受这种损失。为规避这种风险,部分企业会转而“山寨”市场上其他企业的新产品或者新技术。若企业无法承受技术范式急剧转变所造成的短期损失和心里震荡,亦步亦趋地进行复制性或简单的二次创新,结果必然会抑制企业的成长,并使其最终被市场所淘汰。[13]企业走向衰败不是地方政府想看到的结果,因为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就业以及财政税收等官员的“业绩”。所以,地方政府就有出手干预地方企业研发等经济活动的动机。[14][15][16]在这种动机的指导下,政府借用产业政策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17]政府通过直接的政府补贴、贷款贴息和税收减免等形式干预地方经济活动。

本节主要对直接的政府补贴这一手段来进行探讨。政府补贴数额有多有少,从创业板上市企业接受的政府补贴来看,有的企业,比如2010年上市的香雪制药,仅2008年一年就获得了17266万元的政府补贴。有些企业为了连续获得政府补贴会采取“寻补贴”行为,造成整个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扭曲。[18]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同良等(2009)认为,要建立稳定支持企业R&D,尤其是重大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机制。为此,设计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企业补贴计划,建立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信用记录,就显得尤其必要。毛其淋和许家云(2015)认为,对这种长期的、动态的补贴应当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来决定是增大还是减小补贴力度,抑或是终止补贴。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这种长期的、动态的补贴形式的作用已经在创业企业中体现,可是想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审核却困难重重,因为我们还不清楚影响企业获得长期的、连续的政府补贴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只有弄清楚了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状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企业能否获得补贴和获得补贴的程度高低。高科技创业企业主要为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其获得的政府补贴面较广。鉴于此,我们从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力度及其连续获得补贴的动态模式来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政府补贴的发放涉及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所以对其的研究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去探讨。(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