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战略:以创新为基础的逆向选择行为

企业战略:以创新为基础的逆向选择行为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的战略反应更多的是被动适应。2010年之后的补贴政策主要表现在对高科技产业的创新补贴上,因此,本书从创新的角度来论述企业的战略实践。这指的是企业创新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的实施是为了某项利益的获取。这种迎合行为属于道德风险的范畴,实质上是企业的逆选择行为。在政府补贴申请的客观标准下,部分企业会进行事前的策略性创新,达到获得政府补贴的目的。

企业战略:以创新为基础的逆向选择行为

2010年以前的中国补贴政策主要以行政手段推进为主。企业的战略反应更多的是被动适应。2010年之后的补贴政策主要表现在对高科技产业的创新补贴上,因此,本书从创新的角度来论述企业的战略实践。

第一,企业的创新反应。对于我国的政府补贴政策,部分企业选择策略性创新。这指的是企业创新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的实施是为了某项利益的获取。也就是说,企业的创新并不是真正的高质量创新,只是为了追求产业政策或者政府补贴的支持而进行的迎合行为。这种迎合行为属于道德风险范畴,实质上是企业的逆选择行为。政府部门在选择企业作为补贴对象时,会有一些客观的选择标准,比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等,这些标准可以通过会计科目处理等手段实现,还有像专利申请数等指标,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等在短期内增加企业的专利申请数,但增加的专利数对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增长影响甚微。在政府补贴申请的客观标准下,部分企业会进行事前的策略性创新,达到获得政府补贴的目的。(www.daowen.com)

第二,企业的创新决策。部分企业选择进行实质性创新,指的是企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引进高层次专用人力资本等方式获得创新成果,对企业的产品、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有较大的提升作用。这种创新活动的出现是政府补贴挤入效应的体现。在政府补贴的扶持下,企业把创新补贴专款专用,用于研发投入、引进人才、采购设备和学习知识等创新环节上,并取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实质性创新的取得需要企业增强自身的研发实力,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以及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