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能大屏:多角色、多模式、复杂化时代

智能大屏:多角色、多模式、复杂化时代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大屏产业的发展,OTT作为智能终端,IPTV作为专网接入方,DVB进行高清交互双向机顶盒升级,产业变革带来了业态的更新,更多角色加入大屏阵营,对应关系、连接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之前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种模式,广电角色也由主导方变成某一个或者多个领域的参与方,OTT、IPTV、DVB呈现不同的传输模式,智能大屏关联下的传媒生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智能大屏:多角色、多模式、复杂化时代

随着大屏产业的发展,OTT作为智能终端,IPTV作为专网接入方,DVB进行高清交互双向机顶盒升级,产业变革带来了业态的更新,更多角色加入大屏阵营,对应关系、连接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之前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种模式,广电角色也由主导方变成某一个或者多个领域的参与方,OTT、IPTV、DVB呈现不同的传输模式,智能大屏关联下的传媒生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图3 智能大屏三种模式传输路径对比

智能大屏视频内容及应用服务与电视台、新媒体、IPTV内容运营、OTT内容运营、DVB内容运营方产生关联,通过IPTV牌照方、OTT牌照方与DVB有线运营方分发至不同的大屏平台,最终触达用户。

图4 智能大屏时代传媒行业生态

(一)生态革新:多方入局,角色定位复杂化

智能大屏时代,从大屏内容到大屏用户,传媒行业生态呈现出参与角色增多、路径愈发丰富的特征。在DVB双向路径中,较之DVB单向,内容提供方面增加SP内容运营角色,负责点播、应用等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在IPTV链路中,IPTV三大运营商+各省新媒体平台负责并运营地域性IPTV平台,IPTV传输及播控环节需要经过IPTV集成播控、各省二级播控和IPTV三大运营商,地域属性强且各省发展状况各异;而OTT与前两者最大差异在于终端厂商在其中话语权提升,地域性区隔消失,但终端厂商区隔明显,OTT终端厂商主导内容平台,内容传输及播控方面,需经过OTT内容牌照方、OTT集成牌照方两类牌照审核,最终同样由终端厂商主导的落地终端系统触达用户。(www.daowen.com)

(二)盈利链丰富:盈利场景衍生,利益触角多元化

丰富化生态带来业务场景衍生,多重链接之间,盈利链迎来变革。传统DVB单向链条中,主要由制作、审核、传输、平台单向化的业务关联;而大屏联网时代,需DVB内容运营商、IPTV、内容服务运营商、IPTV播控方、IPTV运营商、OTT内容运营商、OTT牌照方、OTT终端厂商共同参与,作为新利益关联方参与行业的流程。

盈利链复杂化,可实现的盈利点也较以往有了非常明显的增加。在智能大屏链路中,DVB盈利链由于双向互动方式的加入,用户订阅、增值付费成为新增的重要一环;IPTV盈利链中,由于各地新媒体、IPTV三大运营商的加入,根据双方IPTV平台主导权的掌控程度不同,广告、增值、落地等收入分成比例也不同;OTT端,牌照方与终端厂商占据相对核心位置,牌照付费、预装付费、内容落地付费、内容及广告的多方分成,成为不同于其他智能大屏盈利方式的差异点。

图5 智能大屏时代传媒盈利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