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IBM 个人计算机的公开架构设计方案和控制权留手

IBM 个人计算机的公开架构设计方案和控制权留手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洛在两个星期内组织了13名工程师编写了IBM 个人计算机的软硬件公开架构设计方案。在采用公开架构的同时,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一定的控制权,IBM给自己留了一手,这就是保留了主板上的BIOS芯片控制权。

IBM 个人计算机的公开架构设计方案和控制权留手

从1969年起IBM就身陷美国联邦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并几度陷入公司有可能被分割成几部分的危险之中。反垄断调查给IBM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等到1982年里根政府终止了对IBM的反垄断调查时,与调查相关的法庭文件已经多达20万页。为配合调查IBM里根政府甚至资助成立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或许是因为这一原因,IBM没有很好地关注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发展。1975年牛郎星计算机出现时IBM也推出了最低价位在8975美元的便携式计算机IBM 5100,但因为销路很差几年后就从市场上撤下了。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向商业领域延伸,尤其是制表软件VisiCalc在办公领域的出现再次引起了一直处于商用计算机垄断地位的IBM的关注。于是1980年仍然处在反垄断调查下的IBM再次开始考虑进入个人计算机市场。

1980年7月IBM总部将开发IBM个人计算机(IBM Personal Computer,IBM PC)的计划交给了佛罗里达州的博卡拉顿(Boca Raton)研发中心,并将该机型命名为IBM 5150。尽管博卡拉顿中心是IBM专门负责开发入门级计算机系统的中心,但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个人计算机对该中心而言仍然是一个挑战。一方面当时的IBM大型机仍然采用双极晶体管,还没有现成的用于个人计算机的微处理器能够使用。另一方面尽管苹果计算机等新公司让IBM感觉到了威胁,IBM进军个人计算机市场的主要目的还是出于维持其在商业计算领域的领军地位,大型机仍然是IBM的主要产品,所以IBM并不想投入过多资源。这一战略思路使得IBM负责个人计算机开发的研发管理人员采取了公开架构(Open Architecture)方式,也就是由IBM提出设计标准,然后从公开市场上获得主要配件,最后由IBM组装成自己品牌产品的开发方式。

事实上,博卡拉顿研发中心的主任比尔·洛(Bill Lowe)一开始向总部提出的解决方案比公开架构还要极端,这就是从现有的200多家个人计算机公司中选取一家然后直接使用它们生产的计算机来贴牌销售。这其实是洛的一个策略,因为他想用这种极端的建议为公开架构这一不同于IBM以往的开发方式提供迂回空间。洛在两个星期内组织了13名工程师编写了IBM 个人计算机的软硬件公开架构设计方案。为了缩短开发周期,设计方案所需的关键软硬件技术均可从市场上购得。在采用公开架构的同时,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一定的控制权,IBM给自己留了一手,这就是保留了主板上的BIOS芯片控制权。换句话说,如果谁想生产IBM的兼容机,必须从IBM那里得到BIOS的技术细节。研发小组在比较了摩托罗拉的68000(32位),IBM 501(24位)和英特尔的8088(16位)三种不同的微处理器后,选定了英特尔的8088作为IBM个人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因为IBM已经购买了英特尔8086微处理器系列的生产和使用权,而且8088的8位外部数据总线可以和其他8位的配件更好地协调。

相对于对硬件的慎重选择,IBM在软件的选择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负责软件部分设计的工程师杰克·山姆斯(Jack Sams)建议联系微软公司的盖茨使用BASIC编译器作为IBM PC的软件程序,因为尽管IBM有自己的BASIC编译器,但在市场覆盖率上微软BASIC占尽优势[10]。在访问了微软公司并且面试了盖茨之后IBM做出了不但使用微软的BASIC,还邀请微软开发FORTRAN、COBOL和PASCAL编程语言的决定。因为尽管BASIC不需要操作系统支持,后面三种语言都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于是微软按照习惯推荐IBM联系基尔代尔的数字研究公司来为新机型提供16位的CP/M操作系统。可是当山姆斯等人按照预先的约定与数位研发公司进行谈判时却发现基尔代尔没能及时赶到,而且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律师不肯签署IBM与所有供货商谈判之前必须签订的保密合同。后来虽然基尔代尔赶到了会场也签了保密合同,但是山姆斯发现CP/M是8位的操作系统,基尔代尔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开发出16位的操作系统。于是山姆斯把球踢给了盖茨,希望盖茨提供一个操作系统的解决方案。

面临着没有合适的操作系统就无法按计划开发出其他编程语言的风险,盖茨他们开始从市场上寻找当时已经存在的16位操作系统,同时也做好了自己开发操作系统的准备。幸运的是,他们发现一个名为西雅图计算机公司的企业已经开发出16位操作系统。原来该公司在1979年开发出了基于英特尔8086的16位计算机后为了给计算机配备操作系统联系了基尔代尔的数字研究公司,希望对方能够及时开发出16位的CP/M-86操作系统,但后者迟迟没能提供该操作系统,所以在该公司的第一代计算机配备BASIC编译器上市后,他们决定自己开发即将在1980年上市的第二代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并把开发任务交给了公司员工蒂姆·帕特森(Tim Paterson)。因为时间紧迫帕特森照着CP/M说明书的功能特点,开发出了一款相对简单的名为86-QDOS(Quick and Dirty Operating System)的操作系统。帕特森恰好和艾伦认识,于是操作系统开发出来后他联系艾伦希望微软为他们的操作系统编写软件。盖茨和艾伦抓住机会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授权给微软,让微软的一个不愿透露身份的用户可以在他们的计算机上使用DOS操作系统。得到确认后微软以25000美元的价格获得了西雅图计算机公司的授权。后者并不知道这个不愿透露身份的用户是IBM[11]。盖茨后来把帕特森从西雅图计算机公司挖了过来,直接负责修改DOS系统使其能在IBM个人计算机(PC)上使用[12]

就这样,盖茨终于在IBM设立的截止日期之前解决了操作系统的问题并向IBM提交了解决方案。这使得博卡拉顿的研发小组也得以向总部按时提交IBM PC原型机整体设计方案。这大概是IBM计算机开发历史上执行得最到位的一份方案,因为后来的开发计划几乎完全按照该方案进行,没有什么改动和拖延。方案得到IBM总部的认可后博卡拉顿研发中心的执行主任唐·埃斯特利奇(Don Estridge)自告奋勇承担了开发任务。埃斯特利奇的小组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就开发出了原型产品,紧接着负责生产的小组接手。生产小组根据方案从外界采购或者是定制了原型产品所需要的所有软件和硬件。提供给IBM PC软硬件技术的公司们后来纷纷成为IBM PC部件的贴牌生产商(OEM)。这使得IBM能够在正好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宣布IBM PC的问世。(www.daowen.com)

就这样单机(不包括显示器)售价为1565美元的第一台IBM PC(见图4-3)在1981年8月进入市场。该机型可选择的配件包括彩色显示器、打印机、磁盘驱动器、额外内存、游戏卡以及应用程序等。在可供选择的软件中除了微软提供的BASIC和DOS操作系统,VisiCalc制表软件,Easy Writer文档编辑器外,后来也包含了CP/M操作系统。IBM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市场影响力超过其他所有的计算机公司的总和,所以IBM个人计算机准备上市的消息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零售商和软件开发商。因为CP/M晚6个月才上市,所以很多应用程序的开发商选择了与微软合作将DOS操作系统作为主要操作系统平台,奠定了微软日后称霸PC软件市场的基础。

978-7-111-50777-2-Chapter04-3.jpg

图4-3 1981年第一款IBM PC,左下为其配置信息,右边是其宣传广告

从个人计算机的营销渠道上采取的策略来看,IBM公司似乎也准备全面占领个人计算机市场。因为它采取了与其大型机市场不同的营销方式。除了通过公司直接销售外,IBM还通过第三方销售商等多种渠道进入市场。专门的计算机连锁店ComputerLand和大型零售商希尔斯等纷纷成为IBM个人计算机的营销商。通过这些不同的销售渠道和IBM本身的品牌效应,IBM PC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从1981年的8月上市到12月底IBM一共卖出了13533台IBM PC,超过了公司内部预测的销售量的800倍。1983和1984年的两年时间里,IBM先后推出了XT和AT机型。1983年推出的XT机型第一次使用了内置硬盘来存储数据。该机型的推出使得IBM PC销量到1983年年底达到50万台,占据了个人计算机市场42%的份额。

公开架构使得IBM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并占据个人计算机市场,但也为日后兼容机的崛起埋下了伏笔。再加上后面IBM在新机型的设计决策上的几个重要失误导致了IBM对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垄断性份额只维持了短短几年。IBM最早的决策失误是从1984年推出的AT机型偏离软件的向后兼容性开始的[13]。AT机型除了售价高达5295美元外,在软件的向后兼容性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为康柏推出的软件兼容性更好和价格更低廉的IBM兼容机提供了竞争的机会。与软件的兼容问题有密切联系的另一个决策失误是在开发IBM PC的过程中,IBM管理层似乎完全忽略了软件市场的潜在价值和未来影响[14]。在大型机时代由于市场结构的制约软件被当作客服的一部分,所以忽略软件的价值没有构成影响。但是,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硬件成本的不断降低使得软件的价值和影响开始显著起来[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