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宁文化:共同的价值观与信仰

苏宁文化:共同的价值观与信仰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部现代中国零售史,半部看苏宁。不仅狮子苏格拉宁是苏宁的吉祥物,狮子文化更是苏宁文化的缩影。这是狮子苏宁给外界的首要印象,也是苏宁文化的内核之一;而苏宁文化的另一内核则是其发展史上一以贯之的坚守与创新。执着拼搏、永不言败的企业精神,对零售业与服务品质的坚守,发展基因中的细节文化,共享共当的价值原则,开放、共享的新商业文化,以及打造社会化苏宁等文化精神,皆根植于此。

苏宁文化:共同的价值观与信仰

CHAPTER 1 CULTURE:ONE SUNING

苏宁的文化是开放包容的,但开放包容不等于没有企业的底线。苏宁的底线就是认同企业的发展模式,立足企业建立个人事业观,尊重大企业的组织体系。

——张近东

2019年8月22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苏宁再次荣登前三。面对这份榜单,人们不禁要问,这份榜单靠前的,为何是苏宁,而不是大名鼎鼎的“BAT”中的任何一家?

从30年前位于中国南京市宁海路60号的一家200平方米的空调专营店起步,迅速崛起为中国智慧零售的翘楚,苏宁走过了坚持变革的30年、持续创新的30年、业绩快速攀升的30年、实现稳健的战略成长的30年,也是苏宁文化逐步鲜明、归于同一的30年。

一部现代中国零售史,半部看苏宁。苏宁何以打破中国商界“风光不过三五年”“火箭式上升、雪崩式坍塌”的企业成长魔咒,成为中国零售商业的执牛耳者?我们不妨从苏宁掌门人张近东的为商之道中抽丝剥茧,探寻“苏宁王朝”的文化基因。

乔布斯曾说:“文化不是纸面上怎么宣传,而是信仰什么,如何思考、如何做事。”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或许没有多么明确的规则,但能让人记在心中,让人通过它去思考自己做事的标准。

张近东曾说:“做企业就是做文化,苏宁讲究品位、格调,大企业要使得数万人步调一致、齐心协力,除了靠制度、规范、流程,还要靠文化。”

张近东此论实为基于切身实践有感而发。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佼佼者,他推演出民营企业的商道逻辑,即原始积累的创业发展靠个人奋斗,形成规模化的发展靠机遇和管理,实现可持续的规模化发展靠企业文化。

苏宁的文化精神与别的互联网企业有何不同?如果说企业家的见地与视野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格局,那么领导人的气质几乎可以左右企业的文化格调。马化腾程序员出身,腾讯是工程师文化;马云是弃教下海从商,阿里是江湖侠义的育人文化;李彦宏是硅谷工程师出身,百度是典型的开放文化;而苏宁是从零售丛林百兽厮杀中成长的巨头,是狮子文化。

德国思想家尼采在其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用绮丽的文笔,写下深沉的哲思,提出“精神三变”的概念,以骆驼、狮子、婴儿来比喻人类精神的变化。狮子意志坚定、勇往直前、行动果断、目标专注,既有自立自强、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又具备足够的耐心与毅力,既懂得并肩作战、敢于放弃的智慧,又拥有仁慈、忠诚、尊重对手的王者本性。不仅狮子苏格拉宁是苏宁的吉祥物,狮子文化更是苏宁文化的缩影。

文化在企业的成长历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文化与企业兴衰有着怎样的关联?相关著述可以说汗牛充栋。10多年前,“领导变革之父”约翰·科特与詹姆斯·赫斯克特对这个问题做出过比较贴切的回答,他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有如下论述:

企业文化,特别是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会产生极强有力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对付竞争对手,还是为顾客提供服务,它都能使企业采取快捷而协调的行为方式,也能引导掌握知识者在欢歌笑语中跨越经营的险滩……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www.daowen.com)

我们抛开略显晦涩的理论思辨不谈,不妨将时间跨度拉长,从中外著名企业中,选取独具文化特色,又与苏宁有着某种程度关联性的IBM、腾讯为样本,一窥文化与精神对企业稳健成长的重要意义。

IBM、腾讯、苏宁,一个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一个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一个是中国最大的零售公司,这些在各自领域中独领风骚的佼佼者,确有许多相似之处。

IBM在100年前就已声名鹊起,它对公司哲学的重视,使IBM成为商业领域大批经典著述的对象。

20世纪30年代,IBM就已经完全制定好教导、灌输公司哲学的体系,创立了一所完整的学校,用来培养和训练未来的员工。小托马斯·沃森在《父子同心缔造IBM》一书里写道:

这所学校的每一样东西都意在激发忠心、热忱和崇高的理想。IBM认为这是成功之道。前门刻有(IBM无所不在)的座右铭“思考”二字,每一个字母有两英尺高,一走进去,是花岗岩的楼梯间,意在让学员踏着楼梯去上每天的课程时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心态。

IBM的新人都要学习“三项基本信念”,经历强调公司哲学和技术训练的课程。IBM前营销副总裁巴克·罗杰斯在他的著作《IBM风范》里说,IBM早在雇用员工之前,即在第一次面谈时,就开始把公司哲学灌输给他们。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帝国的猛将,其巨大的成功离不开自身那种年轻、专业、包容的工程师文化。

腾讯有一个口号:永远27岁。腾讯不断地吸纳年轻人才进入公司,通过新鲜血液对腾讯进行由内而外的涤荡和刷新。为了能够始终活跃在年轻人的世界里,腾讯用自身包容的企业文化和态度去理解年轻人,并且愿意把他们的思想和风格更新运用到企业文化中去,让企业文化随着这些年轻人的加入不断更新,同时也让这些年轻人找到自身的价值存在感。腾讯强大如斯,其员工平均年龄始终保持在27岁。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知来处,方能明去处,苏宁成长至今,其始终如一的文化内核是什么?

剖析苏宁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诚如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所言,“张近东的思想品格、境界追求已融化为苏宁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使其始终表现出一种双内核的特质。

“守正出奇,霸气内敛。”这是狮子苏宁给外界的首要印象,也是苏宁文化的内核之一;而苏宁文化的另一内核则是其发展史上一以贯之的坚守与创新。

执着拼搏、永不言败的企业精神,对零售业与服务品质的坚守,发展基因中的细节文化,共享共当的价值原则,开放、共享的新商业文化,以及打造社会化苏宁等文化精神,皆根植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