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勇攀高峰,自我超越——实现竞争力的关键

勇攀高峰,自我超越——实现竞争力的关键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企业而言,竞争是永恒的,唯有不断超越竞争、完成自我进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1990年创立到如今数千亿营收规模、旗下苏宁易购三入《财富》世界500强,苏宁近30年的历程其实就是一部竞争史。苏宁参与竞争,引领竞争,赢得竞争,但并不会止于竞争。竞争是手段、是途径,但不是目的;竞争的根本目的是要超越竞争,不断提升和强大自己,走出一条苏宁自己独有的路。苏宁30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自我超越的竞争史。

勇攀高峰,自我超越——实现竞争力的关键

世界上公认最高的两种树:一种是美国加州郊外的红杉树,另一种是澳大利亚东南的杏仁桉。两种树都可以长到150米左右,孰高孰低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永远无法长得更高。

当然,无法长得更高的一个原因,是它们已经很高了。群落在长期演变过程中达到了一种微妙均衡,群内植物互相承认既成事实,其他植物已经无力竞争。封闭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不是哪棵树停止了生长,而是一群树停止了竞争。

红杉树和杏仁桉也许能给竞争带来一些启示:不管是自我竞争,还是外部竞争,竞争结束就意味着动力的丧失,动力丧失,就意味着退化。

著名的投资大亨,美国桥水集团创始人瑞·达利欧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名言:“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是唯一永恒的东西,是一切的驱动力。”

对于企业而言,竞争是永恒的,唯有不断超越竞争、完成自我进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张近东曾说过:“苏宁是一家完全靠市场竞争走出来的大企业。”从1990年创立到如今数千亿营收规模、旗下苏宁易购三入《财富》世界500强,苏宁近30年的历程其实就是一部竞争史。

苏宁参与竞争,引领竞争,赢得竞争,但并不会止于竞争。竞争是手段、是途径,但不是目的;竞争的根本目的是要超越竞争,不断提升和强大自己,走出一条苏宁自己独有的路。

当初“八大国营商场”以为是苏宁抢了它们的饭碗,然而它们不知道,真正淘汰它们的是自身落伍的经营理念。黄光裕以为苏宁不堪一击,然而他最终倒在自己的骄傲自大上。

从小舢板对战联合舰队,到与国美的正面交锋,再到后来的苏宁京东电商大战,竞争始终伴随苏宁左右。其实,市场的本质就是一场又一场的马拉松式的综合实力比拼。苏宁30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自我超越的竞争史。

这些年,张近东一直重视苏宁的内生式布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支撑得起未来苏宁的发展。

互联网转型变革中,苏宁始终坚持持续强化核心建设,创新竞争平台,提高竞争维度

苏宁之所以能“大气、霸气、朝气”,离不开自身有领先的物流网、信息技术网、服务系统网、人才网等厚实的基础能力支撑。以上种种,终让苏宁弯道超车,迅速完成从线下到线上的蜕变,强势挤进互联网电商竞技场,不仅在线上形成与京东、天猫“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因成功完成双线融合,在线下连锁零售行业无出其右。

放眼中国零售业,穷兵黩武者大多短命,唯有专注修炼内功,才能走得长远。

真正的绝世高手,不是能打垮所有人,而是能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人;不是依靠天赋异禀,而是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内力修为。(www.daowen.com)

苏宁正是依靠竞争者的衬托,来进行内生式的超越,这样的超越,一旦成功便是一骑绝尘。

2009年,苏宁再次自我革命,开启了它的互联网转型之战;2012年,苏宁战略投资PPTV,布局内容生态领域;2014年,苏宁物流正式独立开放物流服务;2015年,PP体育独立运行,开启足球IP运营新时代;联姻阿里、牵手万达、收购天天快递、迪亚天天、家乐福中国……

苏宁以一种绝不停歇、持续的内发竞争,对对手、对自己实现一次次惊人的超越。

互联网下半场,“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步转向产业生态圈的竞争。表面看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大生态系统的对垒,这是大趋势”。张近东如是说。

在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苏宁“场景互联网零售”大幕全面拉开。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路上,无论是在大型商场还是在小型社区,消费者都可以找到苏宁的身影。

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苏宁已经埋头苦干了10年之久。在智慧零售时代,张近东的竞争观又有了新的内涵,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谈判谈不出市场,博弈博不出利润

从平台到生态,其中的核心差别,就是自生长——基于企业基因而形成自成长能力,并能够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自我更新、新陈代谢。流量型生态的腾讯和技术型生态的苹果做到了,苏宁以独特的场景型生态也做到了。

在零售业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场上,苏宁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曾提到,企业首先应当做到准确定位,利用自己的能力对现有的竞争力采取最严密的防御措施;继而通过战略行动来平衡各种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相对地位;预测决定竞争力的因素变化,并采取对策,在对手意识到这些变化前,选择适合竞争力的战略,在变化中求进步。

在足球圈有一句传播甚广的话:如果一个球队足够强大,它将不会向自身之外的任何人寻求对手。这与张近东的竞争观是契合的——坚守内核,提升自我,超越竞争。

真正强大的商业竞争效率来源于自我的强大。因此,苏宁长期以来坚持发展核心能力,积累对手看不见的力量,才是制胜的关键

“我知道这个市场一定是我们赢,因为苏宁追求的是长远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一个价值观决定的问题”。

张近东曾经说过的这句话,放在今天去展望未来的中国零售业格局,也许并不为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