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设备登记与备品配件管理:重要特征与有效手段

设备登记与备品配件管理:重要特征与有效手段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广义的设备登记包括设备及其备品配件两个方面。一般在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设备及其备品配件登记体现两个独立编码系统。设备登记仅为具有独立功能的设备登记注册,即狭义的设备登记。设备编码登记管理,可以说是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特征与有效手段。物料编码备品配件的登记称为物料编码,是因为常规备品配件管理纳入物资管理,其登记管理列入物料编码系统。

设备登记与备品配件管理:重要特征与有效手段

以前设备登记用纸质台账的方式,而登记的内容也十分简单,仅涉及设备名称,型号、厂家、出厂日期、特性参数等可以归为设备名牌的信息,如果台账中记录有历来典型事件的发生,那么这个台账已相当不错。而如今,台账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供整个企业、不同功能区,甚至更广泛的人员参考使用。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使用,使得设备信息纵横链接,使用便捷。而用计算机易于识别的数字符号及字母作为设备属性及特征的代码,来表征特定设备与部件,已成为共识。

在设备登记编码的使用历史上,比较常用的编码方法有顺序码(如按数字大小编码)、层次码(如邮编、身份证等)、组合码(如表征设备基本特性的型号)。而能够突出体现被编码对象属性的编码为:功能位置码与系统码(或流水号)。

现代广义的设备登记包括设备及其备品配件两个方面。一般在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设备及其备品配件登记体现两个独立编码系统。设备登记仅为具有独立功能的设备登记注册,即狭义的设备登记。所有登记设备可以“设备树”的形式直观呈现,设备登记应用于台账管理、检修项目策划、缺陷管理等领域。而备品配件的登记常称之为备品配件的物料编码,一个企业所有的备品配件加上耗材物料的编码登记,可以直观地通过“物料树”的形式完整呈现,备品配件登记应用于企业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等领域。为便于识别,下面以大家习惯的常规概念记述,即设备登记仅指狭义设备登记范畴,备品配件的登记列入物料登记管理范畴。一般狭义设备登记采用功能位置码较多,而备品配件的物料编码采用系统性层次码较多。

(1)狭义设备登记

西方国家大都有自己的设备编码系统。其中在欧洲广泛使用的设备编码系统是德国的KKS(德语Kraftwerk—Kennzeichen—System)码,具有较好的通用性。KKS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当时的规划人员、运行人员、检查人员和一些官方人员共同组成的专家小组制定,是功能位置码的典范。KKS码识别结构,最多为四个层次,在发电企业典型形式为:机组+系统+设备+部件[8,9]

目前在国内的工矿系统,广泛使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SAP R/3、EAM等。SAP R/3是一个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开放系统的、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其功能覆盖企业的财务、后勤(物料管理、销售分销、生产管理、服务管理、工厂维护等)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SAP编码包括功能位置编码和系统码。功能位置编码采用外部编码方式,按一定规则进行编排,如KKS、Chief编码等;设备系统码采用SAP系统内部的顺序编码,SAP系统自动按设备的建立先后,顺序产生流水号码。SAP的系统码无需反应设备的特征与分类,传统意义上的设备已由有含义的功能位置码表示,但系统配置可设定具体流水号码的取值范围。SAP中,每一个设备都有其对应的独立设备号,如果一设备损坏需更换,更换上去的新设备与原设备号不重复,为一个新号码。

下面介绍一种某区域电力公司以Chief设备编码为基础,应用于SAP的功能位置码,结构最多为八层的编码,形式如下:

其中,N只能是数字;A只能是字符;X可以为数字或字符。

第一层是发电厂编码,如01;第二层是电厂的机组码,如1;第三层为主设备码,如公用设备P、锅炉设备B、汽轮机设备T等;第四层为系统码,如AC为空调系统,BF为汽轮机给水系统,CW为循环水系统等;第五层为下一层系统码,用三位英文字母或字母数字组合表示;第六层为下二层系统码,用三位英文字母或字母数字组合表示;第七层为下三层系统码,用三位英文字母或字母数字组合表示;第八层为物名码,代表具体设备单元或部件。

如某厂1号机中压10.5kV 1AX工作电源进线开关间隔编码为:01/1/E/UA/BUS/MV1-60016410,其中01/1/E/UA/BUS/MV1表示1AX母线的功能位置码,而60016410表示1AX工作电源进线开关间隔的流水号;某厂1号机组凝结水泵1B电动机电源间隔(间隔4)编码为:01/1/E/UA/BUS/MV2-60016802;01/1/T/AE/HPA/JW-60018080为某厂1号机高压凝汽器真空泵A密封水泵;01/1/B/CO/COA/CFR-80002626为某厂1号机给煤机1A。(www.daowen.com)

设备编码登记管理,可以说是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特征与有效手段。通过编码,使得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信息得以便捷关联和广泛共享。目前国内也有相关的系统性编码,但缺乏类似KKS码那样被广泛认同、普遍推广使用、具有体系化的编码系统,但各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做了一些研究,并进行了局部应用。

(2)物料编码

备品配件的登记称为物料编码,是因为常规备品配件管理纳入物资管理,其登记管理列入物料编码系统。

物料编码一般采用层次性系统码的形式,可以与生产系统、设备体现关联关系,也可以由编码系统按建码先后自动产生一个流水号的编码方式,不包含层次信息与对应关系。但基于系统管理的理念,往往采用层次性系统码,不建议采用无序的流水号。

下面介绍一种在某电力企业应用于SAP、EAM等信息系统的层次性系统码,其物料码管理框架结构为体现企业特定设备信息的物料树,树上每个物料编码的形式如下:

其中,X为数字。

第一层包含两种属性,一种是备品对应设备所属专业,如5631(汽轮机备件)、5632(锅炉备件)等;另一种是不属单一专业的通用备件或通用耗材,如5630(通用备件)。第二层是备品对应设备所属生产流程中的系统码(可以是概念性的,不指特定机组的系统),如01,主机调速保安系统。第三层为备品对应设备所属生产流程中的二级系统码(可以是概念性的,不指特定机组的系统),如1,为主机气门系统。第四层为备品对应设备一级码,当有多台机组时,可以用机组在物料系统中的编码体现(可以是机型编号,也可以是机组编号),如01为1号机组。第五层为备品对应设备码二级码,如01,为高压主气门。第六层为物名码,代表具体设备、部件、备品流水码。由于物料编码位数固定,因而当子系统、设备分子等缺位时,相应编码位可以用0来填充。

如某厂1号机组高压主气门圆柱销ϕ12.5×1——56310110101002,具体体现构架为:汽轮机备件(5631)——主机调速保安系统(01)——主机气门(1)——1号机组(01)——高压主气门(01)——1号机组高压主气门圆柱销ϕ12.5×1(002)。如1号机组UPS主控板A070——56330800100003,具体体现构架为:电气备件(5633)——UPS系统(08)——0——1号机组(01)——00——1号机组UPS主控板A070(003)。

涵盖所有物料编码而建立的树状结构称为“物料树”。而以上这种规范、清晰编码方式的好处将会在日后的备品配件库存管理与设备管理中充分体现。这将会在后续备品库存管理章节详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