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无接触物流的定义和特点

无接触物流的定义和特点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接触物流的目的在于减少物流各环节中,人员面对面直接接触的机会,在疫情时期以保证各方人员安全,同时提高物流效率。无接触配送是无接触物流的关键环节,是指将商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门口,通过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用户和骑手的安全。美团外卖于2020年1月26日在国内率先推出“无接触配送”。

无接触物流的定义和特点

物流是保障民生必需、防疫应急等物资有效运输的关键环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少接触、无接触的物流转运与交付等运输方式的变革受正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将“无接触物流”定义为:物流配送人员通过智能快递柜、驿站、代收点或用户指定地点实现寄递物品投放,避免与收件人直接接触的一种配送行为。

无接触物流的目的在于减少物流各环节中,人员面对面直接接触的机会,在疫情时期以保证各方人员安全,同时提高物流效率

无接触物流成为刚需,快递柜作为物流环节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我国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2020年1月30日,我国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延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卫健部门的要求,对于进出武汉的邮件和快件采取定点收寄、定点投递的模式,由快递员与用户进行电话联系,优先选择投递到智能快件箱,以减少人员间的接触。”

随后,各级政府、邮管局、防疫办等部门均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物流业采取无接触配送方式,在派送时优先使用智能快递柜。

2020年2月19日,我国交通运输部、国家邮管局、中国邮政集团联合发布了紧急通知:“在设立智能快件箱的管理区域,邮递员、快递员做好进出登记备案、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等工作后,应允许其优先将邮件快件通过指定路径直接投递到智能快件箱。”

受大环境影响,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一些传统企业也在慢慢转型,物流行业正是其中之一。物流行业利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了无人运输、准确投递、无接触配送等新场景模式,为未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无接触配送是无接触物流的关键环节,是指将商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门口,通过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用户和骑手的安全。(www.daowen.com)

美团外卖于2020年1月26日在国内率先推出“无接触配送”。闪送也陆续跟进上线了“无接触配送”服务模式,确保每次只服务一笔订单,避免了拼单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为安全递送更添一层保障。为了避免人与人接触所带来的交叉感染,以及小区封闭所带来的影响,京东、美团、饿了么、苏宁等企业都纷纷试水无接触配送。

2020年2月5日,武汉疫情告急,同时快递点货物积压严重,京东物流直接利用自己研发的无人配送车将货物送到武汉第九医院门口,接物资的医护人员只需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输入密码、取出包裹的整个无人接触的过程;

饿了么的机器人“赤兔”,也从上海出发,赶赴温州集中隔离点紧急支援;

美团最先在北京顺义区、海淀区落地,由于无论是机器人还是无人机都没有办法输入一套完整的现场地图,所以物流研发团队开发了“无人扫图”新功能。美团用了72小时紧急技术攻坚,让无人车和室内机器人迅速出动,“行走”于道路、园区之间;

2020年2月12日上午,一架顺丰无人机空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顺利将医疗防疫物资送到了一线医护人员的手中。

在疫情期间,看着那些没有温度的机器人奔波于医疗现场,显得格外温暖。这些机器人有着自主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载物容量大、自动返回充电等特点。无接触配送最早发展于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也有一些机器人奔波于“战场”。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机器人、无人机都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从简单的配送、医护增加到有监测疫情、消毒等功能,虽然已经越来越智能,但是面对现在的复杂环境,设备的适应性与感知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无接触配送的投入最终会产生“滚雪球效应”。基于末端物流和无人配送的需求,最终形成区域性“无人配送网格化服务”基础运载网络。这种未来趋势不仅适应城市发展、人口需求和管理需求,也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无接触配送正在按照其现有的发展路径不断延展、开拓新的应用场景。与此同时,加强快递业上下游、行业之间的相互协同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