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式

创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式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绿色能源发展领域,专业人才短缺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在各种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与之相关的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作为现代社会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高校除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动力人才培养方案之外,还要将“绿色教育”的理念,不断地贯彻和渗透到学生的全程培养中。此外,上海电力大学还有五项作品获得三等奖,五项作品获得优胜奖,并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奖。

创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式

在绿色能源发展领域,专业人才短缺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以风力发电为例,我国风电发展20多年来,培养的中高级技术人才较少,且层次偏低。人才的匮乏,致使不少风电场重建设轻管理,配套的维修服务跟不上,设备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装机容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风电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了极为突出的问题。缺少了人才的操作执行,再先进再“绿色”的能源产业也只能是一堆缺乏生命力的机器。因此,在各种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与之相关的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动力专业,也备受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作为现代社会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高校除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动力人才培养方案之外,还要将“绿色教育”的理念,不断地贯彻和渗透到学生的全程培养中。

2008年12月6日,在浙江大学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决赛上,上海电力大学能环学院学生邢敏剑、张洪督、周紫君、徐刚设计的“液控节电多功能饮水机”一举夺得特等奖。此外,上海电力大学还有五项作品获得三等奖,五项作品获得优胜奖,并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奖。上海电力大学拥有大批优秀能源学科创新导师,如特聘教授潘存云、冯伟忠等。潘存云教授享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曾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全国模范教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国防科技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等。以潘教授为主讲的“千年机械话创新”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以“新型活塞式发动机”为代表的若干原创性发明成果。

知名电力专家冯伟忠教授是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兼上海申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汽轮机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杰出人物、市十大职工科技创新英才、全国低碳经济突出贡献人物、感动(中国)电力十大人物、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2016年美国工程师协会授予他“2016ASME原动机委员会主导奖”。曾主持上海外高桥发电厂一期(4×300 MW亚临界火电)2—4号机组、二期(2×900 MW超临界火电)、三期(2×1 000 MW超超临界火电)工程建设及调试。201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命名外三电厂为中国唯一“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

他因破解高温蒸汽氧化导致的汽轮机叶片侵蚀及锅炉爆管这一世界难题,作为亚洲区的唯一代表站在了全球顶尖的伦敦电力论坛上;他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和发明,把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的两台百万kW超超临界机组做成了世界新标杆,287克/kWh、282克/kWh、280克/kWh、276克/kWh、251克/kWh……在机组负荷率仅为75%的情况下连年刷新供电煤耗世界最低纪录。按照2008年全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49克/kWh计算,每送出一度电比全国平均水平节约60克标准煤,一年可节煤85万吨,节省5亿元;他提出和领衔研发并组织实施了“零能耗脱硫”等11项世界首创技术、“超超临界机组参数和运行方式优化”等6项国内首创项目,刷新了18项行业纪录,使中国燃煤发电技术一举超越世界最先进水平。同时冯伟忠也在现代火力发电技术和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当前,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严重,新能源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发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很快的速度增长。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后,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章程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中国新能源行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此外,中国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同样对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风力发电为例,风力发电成本近两年就在下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风电项目电价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台竞争,光伏项目电价可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虽然风力发电成本比火力发电成本还高近一倍,但若风力发电成本下降趋势持续,风力发电成本未来将会与火力发电成本看齐。

不可回避的是,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仍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近年来风电、光伏等电源建设过快,但消纳能力建设开发不足,弃风弃光问题成为新能源发展道路上一大掣肘因素。政府有关部门表示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善清洁能源优先发电计划,实施重点水电跨省区消纳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水火、风火等替代发电市场化交易,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和在更大范围内的消纳。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绿色发展?

2.你身边有哪些能源创新?(www.daowen.com)

3.你觉得我国未来的能源创新在哪些领域?

参考文献与续读书目

[1]郑悦红,郭汉丁,等.我国能源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城市,2018(1).

[2]刘雪凤,郑友德.论我国新能源技术专利战略的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11(6).

[3]周亚虹,蒲余路,等.政府扶持与新型产业发展——以新能源为例[J].经济研究,2015(6).

[4]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6[R].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

[5]李俊峰,蔡丰波,乔黎明,等.2014中国风电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6]王明华,李在元,代克化.新能源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