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息化与信息时代的关系探析

信息化与信息时代的关系探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真正的信息革命浪潮,则是由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所驱动和引领。最早预见信息时代的到来,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针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全球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性的大变革,兴起了一股“未来学”热潮。移动智能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的信息技术正在将信息化的进程推向一波又一波新的高潮。

信息化与信息时代的关系探析

自人类社会开始有了有组织的活动以来,人们便开始了对信息的表达、存储、加工、传播和利用的研究。然而真正的信息革命浪潮,则是由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所驱动和引领。20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又为人类带来了新的生存与发展机遇。

回顾历史的发展,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引领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都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经济活动的范围、规模空前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以蒸汽动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开启了机械化生产之路;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流水生产线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以电子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促使制造业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而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化应用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把人类社会带入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新时代,将会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知识技术创新方式,为人类带来全方位的智能生活。

最早预见信息时代的到来,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针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全球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性的大变革,兴起了一股“未来学”热潮。以美国思想家、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埃森哲评选的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的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法国政治家兼记者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J.J.Servan-Schreiber)为代表的一批未来学家,纷纷撰文预测即将到来的新的社会,探讨它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及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虽然其观点各一,但无一例外地给予了这个崭新的社会以同样的称谓——“信息社会”。他们认为:“我们正在从指数曲线式消耗自然资源的工业社会,过渡到指数曲线式创造物质财富,并能使人类才智得到充分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在工业社会,战略资源是资本。而在信息社会,战略资源是信息”。而在这样的社会里,“以‘知识储备’为财富工具的社会将占领战略的制高点、‘知产阶级’将成为新社会的主流人群”,“信息加工系统将深深地进入社会的各种结构之中,并以无数的方式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一个比黄金、货币、土地更灵活的无形的财富和权力基础正在形成,这个新的基础以思想、技术和通信占优势为标志,也就是以信息为标志”。(www.daowen.com)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天,我们正在全面步入信息时代,当年学者们的预测正在逐一变成现实,而且还在不断地深化、拓展和延续,信息技术还在持续不断地发展、裂变。移动智能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的信息技术正在将信息化的进程推向一波又一波新的高潮。信息化早已超出了它的技术、物理范畴,正在演进为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渗透并冲击着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不仅带来了人们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也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