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息化与两化融合的紧密关系

信息化与两化融合的紧密关系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化与两化融合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如下。首先,两化融合与信息化是发展的不同阶段。从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再到两化融合,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关系的演变过程。其次,两化融合与信息化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了较大的变化。

信息化与两化融合的紧密关系

信息化与两化融合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如下。

首先,两化融合与信息化是发展的不同阶段。

从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再到两化融合,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关系的演变过程。

在信息化的初期,由于大家对信息技术会对工业化产生哪些作用还不是很清楚,方向并不明朗,因此用了“推动”两个字,起到方向性动作的还是工业化本身,因此有很多信息系统是使现有手工操作的计算机化,以此来代替手工操作,达到提升效率的核心目标。

随后大家对信息化有了较深的认识,尤其是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变革的作用,因此在“十五”期间,就将“推动”演变成了“带动”,虽然一字之差,但动作主体已经由“工业”变成了“信息化”,也就是借助信息化所蕴含的先进管理理念来带动企业的管理、流程、工具等方面的变革,从而树立新的核心竞争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与工业产业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因此在“十一五”末期,国家推出了两化融合战略,即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其次,两化融合与信息化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了较大的变化。

信息化的主动力是信息化本身。因此在具体内容上,信息化所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建设的重点是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与推动(主要是产品创新数字化与管理信息化等方面)。

而两化融合的主动力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双核心,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在具体内容上,除了完成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与推动的核心内容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工业化对信息化的渗透(见图1-5):

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产品本身如何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即在产品中如何嵌入信息化手段。以汽车为例,软件技术(尤其是嵌入式软件)得到广泛应用。

●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生产过程如何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即自动化技术(含数据采集、在线监测、机器人等)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www.daowen.com)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维修维护如何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即远程定位、远程诊断、离线维修维护等环节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

●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绿色、节能减排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即产品创新过程中如何进行绿色设计,在产品形成过程中,有效控制并降低能源消耗等;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对排放等有效的控制,在产品回收过程中,对关键材料的处理管控等。

978-7-111-51303-2-Chapter01-5.jpg

图1-5 两化融合主要内涵

最后,两化融合与信息化在价值的呈现上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我们不难发现,在谈论信息化时期,无论是“推动”还是“拉动”,都是物理反应,两者之间还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因此其作用相对有限;而在两化融合阶段,除了单纯的“物理变化”外,更为重要的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为关键是的可能会发生“聚变”或者“裂变”,其所带来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这就是转型升级的力量。

对于广大的制造企业而言,实现两化融合首要基础还是在于与业务的融合,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 23020-2013)的重点也是围绕此展开(见图1-6)。“两化融合评估标准是对企业围绕战略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全面融合制定的框架性、规范性指南,是在基础设施、业务环节、业务流程、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不断推动和深化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研发、生产与经营管理的优化、变革和创新,全面推动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帮助其持续获取竞争优势的一套思想方法和框架体系。”,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

978-7-111-51303-2-Chapter01-6.jpg

图1-6 工信部两化融合评估规范评估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