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家不平等交换问题的学术研究发展历程

国家不平等交换问题的学术研究发展历程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马克思以来,对国际不平等交换问题的研究已历经一百多年,然而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体系的建立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国外学者自马克思开始关注该问题,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形成的酝酿期,而到了20世纪60至80年代,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体系逐渐建立并且经历了长时期的争论。本章就将对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进行详细的脉络梳理与回顾[1]。

国家不平等交换问题的学术研究发展历程

自马克思以来,对国际不平等交换问题的研究已历经一百多年,然而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体系的建立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国内外学者研究不平等交换大致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学者自马克思开始关注该问题,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形成的酝酿期,而到了20世纪60至80年代,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体系逐渐建立并且经历了长时期的争论。国内学者也早自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关注国家间不平等交换问题,并且这种研究一直持续至今,总体上大致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初探期、20世纪80年代至2001年的争论期以及2002年至今的减弱期等三个阶段。

本章就将对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进行详细的脉络梳理与回顾[1]。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学者主要以劳动价值差异作为了不平等交换的内容,研究了实物商品的国际不平等交换并认为是技术、资本有机构成或工资差异导致了这些不平等交换现象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学者主要将研究该问题的重心聚焦于对前人理论的争论上,而对于当今贸易中国际不平等交换是否仍然存在、品牌商品对非品牌商品的不平等交换以及中国大量实物商品交换美国国债等一系列问题鲜少涉及。所以本书的理论依据重点借用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2]构成广义虚拟经济,使用价值与虚拟价值构成商品价值的理论框架,研究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国际不平等现象,将不平等交换的形式分为实体经济中的不平等交换与虚拟经济中的不平等交换,并将影响不平等交换的因素分为了物本因素与虚拟价值因素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一些缺陷与空白。(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