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优化方法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优化方法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范》规定,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①项目概况;②项目总体工作安排;③组织方案;④设计方案;⑤进度计划;⑥质量计划;⑦安全生产计划;⑧成本计划;⑨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计划;⑩资源需求与采购计划;风险管理计划;信息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组织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优化方法

《规范》规定,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①项目概况;②项目总体工作安排;③组织方案;④设计方案;⑤进度计划;⑥质量计划;⑦安全生产计划;⑧成本计划;⑨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计划;⑩资源需求与采购计划;⑪风险管理计划;⑫信息管理计划;⑬沟通管理计划;⑭项目收尾管理计划;⑮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⑯项目目标控制措施;⑰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应包括工程概况、建筑结构概况、自然概况等。项目概况描述应具体、详细。主要内容有:

项目特点具体描述,项目预算费用和合同费用,项目规模及主要任务量,项目用途及具体使用要求,工程结构与构造,地上、地下层数,具体建设地点和占地面积,合同结构图、主要合同目标,现场情况,水、电、暖气、煤气通信、道路情况,劳动力、材料、设备、构件供应情况,资金供应情况,说明主要项目范围的工作清单,任务分工,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及主要目标。

2.项目总体工作计划

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包括项目管理工作总体目标,项目管理范围,项目管理工作总体部署,项目管理阶段划分和阶段目标,保证计划完成的资源投入、技术路线、组织路线、管理方针和路线等。

对于施工项目来说,总体工作计划近似于施工部署。在施工部署中,应明确下列内容:

①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目标;②拟投入的最高人数和平均人数;③分包计划;④劳务供应计划;⑤物资供应计划;⑥施工项目范围内的项目专业工作;⑦工程施工区段(或单项工程)的划分及施工顺序安排。

一般用WBS图或表来表示承包商所承包施工项目范围内的专业工作。表中应列出工作编码、工作名称、工作范围、目标成本、质量标准或要求、完成时间、责任人等内容。WBS示意图如图5-2所示。

3.组织方案

项目管理组织与企业管理组织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项目组织的设立是为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职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效率,达到项目管理最终目标。因此,组建一个配合默契的项目管理班子,是参加项目建设各方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组织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置及人员配备

建立项目管理组织,首先考虑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根据项目规模大小、项目复杂程度、项目合同结构等因素确定采用何种项目管理组织形式。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通常用组织结构图并配以文字说明表达,某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如图5-3所示。

(2)项目经理部的人员安排。

(3)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的责任矩阵设计。

将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到项目管理组织的各个部门,形成职责分工矩阵,保证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表5-1所示为某项目责任矩阵。

图5-2 WBS示意图

图5-3 某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表5-1 某项目责任矩阵

说明:▲表示负责;●表示辅助;□表示通知;〇表示审批。

(4)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的权力体系设计。

(5)工程分包策划和分包方案。

(6)项目管理总体工作流程。

(7)新设置的制度一览表。

(8)引用的企业已有制度一览表。

(9)材料供应方案。

(10)设备供应方。

4.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指处理项目技术问题的安排,包括项目构造与结构、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工艺顺序、技术处理、设备选用、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指标等。技术方案中应辅以必要的图和表,以便表达清楚。

对于施工项目来说,技术方案就是施工方案。切实可行、优化节约的施工方案对项目的影响,尤其对项目质量、成本、进度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方案应对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做出说明,包括进行安全施工设计。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1)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

(2)施工阶段划分。

(3)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

(4)安全施工设计。

(5)环境保护内容及方法。

5.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是项目计划体系中最重要的计划,是项目综合控制的基准,是为保证实现项目目标,对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各专业开展活动做出周密、切实可行的预先安排。施工项目进度计划通常由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组成。进度计划常用网络图、横道图编制。

(1)进度计划组成包括:①进度计划说明;②进度计划图和表。

(2)与进度计划共同构成项目计划体系的计划有:①人力计划;②材料计划;③机械设备计划;④大型机具计划;⑤计划说明;⑥准备工作计划。

(3)进度计划编制程序,如图5-4所示。

图5-4 进度计划编制程序

(4)进度计划编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①分级编制。进度计划应分级编制,进度计划的详细程度应满足各层次项目管理的要求或发包人的要求。②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进度计划应主要使用网络计划技术,并使用计算机绘图、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根据需要输出适用的计划图和表。图应能反映出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③进度计划其他内容也要尽量详细具体,便于操作。

6.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要按《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19001—2016)中质量策划的要求编制并实施。

1)策划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2)策划质量管理体系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体系满足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3)质量计划还应按《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规范》规定,质量计划的编制应依据下列资料:

①合同中有关产品质量要求;②项目管理规划大纲;③项目设计文件;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⑤质量管理其他要求。

(2)《规范》规定,质量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②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责;③质量管理与协调的程序;④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⑤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⑥项目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⑦实施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措施;⑧项目质量文件管理。

4)质量计划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1)一致性。

项目质量计划是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是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根据项目目标而建立的,因此,项目质量计划要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一致。

(2)质量目标应明确具体。

确定质量目标是质量计划编制的首要内容。承包人编制质量计划过程中,应以工程承包合同为基本依据,逐级分解质量目标,以形成在合同环境下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各级质量目标。项目质量目标分解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从时间角度展开,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通过目标分解,将整个项目所要达到的产品质量要求与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联系在一起,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分解质量目标,明确什么时候达到什么样的质量目标。同时在工程项目建设关键时期,建立质量目标控制点,以便考核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二是从空间角度展开,实现全方位和全员的质量目标管理。通过目标展开,把质量目标分解到项目实施的各个方面,包括各专业部门、专业施工队、作业班组、岗位,以全面落实质量目标。

7.安全生产计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环境管理计划)

项目经理部应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2020)、《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16)等要求,建立并持续改进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要与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相一致,项目经理应针对项目特点,负责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工作的总体策划和部署,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制度和措施。

(1)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步骤如下:①工作分类;②识别危险源;③确定风险;④评价风险;⑤制定风险对策;⑥评审风险对策的充分性。

(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在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中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细化下列内容:

①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点;

②识别危险源,分析评估其风险等级,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对策;

③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④制定安全检查计划;

⑤根据污染情况制定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计划。

(3)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编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原则。

②统筹考虑。安全施工涉及施工的各个环节,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应根据项目特点,从施工项目整体出发,科学地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变配电设施等,可靠地架设临时用电线路,合理布置施工平面。

③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例如,编制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时,夏季施工要制定防暑降温措施;雨期施工要制定防雷电措施;冬期施工要制定防火、防大风的措施。再如,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比较特殊的作业项目,在编制安全措施时要特别体现。

8.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在项目目标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形象进度计划、成本管理措施、市场信息等,具体确定主要费用项目的成本额以及降低成本的数额,确定成本控制措施与方法,建立成本核算体系,为项目经理部实施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提出实施方案。

(1)成本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编制说明。

②项目成本计划指标。

③按成本费用构成编制的成本计划,如表5-2所示。

表5-2 按成本费用构成编制的成本计划

④按子项目组成编制的成本计划,如图5-5所示。

⑤按工程进度编制的成本计划。

(2)成本计划编制步骤。

按成本费用构成编制成本计划、按子项目组成编制成本计划和按工程进度编制成本计划,这三类成本计划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为基础。以按工程进度编制的成本计划为例,说明其编制步骤。

图5-5 按子项目组成编制的成本计划

按工程进度编制的成本计划应在形象进度计划(横道计划或时标网络计划)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①费用预算,形成按子项目组成的成本计划。

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基础上,计算确定各工作(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等子项目的费用预算值,形成按子项目组成的成本计划。

②加权调整,形成加权值费用分解结构。

③成本费用分配 在形象进度计划(横道计划或时标网络计划)上,将各工作(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等子项目的成本费用预算值分配到各个时间段上。费用分配时应力求均衡,尽量以均摊的方式分配。考虑到多数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开始和结束阶段工效比较低,也可以采取梯形分配的方法。

④成本费用累计计算。成本费用累计分两步进行。首先,累计计算每个报告期(单位时间)开展的各项工作的预算值。对于大中型工程项目,按国际惯例通常以一个月为一个报告期。其次,累计计算逐个(逐月)报告期的成本费用预算值。

⑤绘制成本计划曲线。按成本费用累计计算值分别绘制出单位时间的成本计划(钟形曲线图)和累计成本计划(S形曲线图)。

(3)成本计划编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www.daowen.com)

①收集整理资料。

广泛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并整理,以获得客观、准确的成本数据,作为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

②预测价格变动趋势。

准确预测项目建设期间各个成本要素的市场价格变动趋势。

③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成本控制的难易程度,也决定了成本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设计文件、工程承包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成本预测等资料,按工程项目投入的资源要素,综合考虑各种要素变化的情况和拟采取的措施,估算项目生产费用的支出水平,进而提出项目的成本计划控制目标,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

9.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计划

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计划在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中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细化下列内容。

(1)项目的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点。

(2)识别环境因素,判别其影响等级:可忽略影响、一般环境影响、重大环境影响。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对策。

(3)制定绿色建造与环境技术措施计划。

(4)制定环境检查计划。

(5)根据污染情况制定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措施。

10.资源需求与采购计划

项目资源包括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等资源。

项目资源管理计划包括资源需求计划、资源采购计划和资源处置计划。

(1)资源管理计划编制依据包括:

①项目目标分析;

②工作分解结构(WBS);

③项目进度计划;

④项目实施中可能的制约因素;

历史数据资料。

(2)资源需求计划的编制步骤如下。

①计算资源需求量。

用预算的办法得到各类资源需求量。

②列出资源计划矩阵。

资源计划矩阵如表5-3所示。

③列出资源数据表。结合进度计划,将资源落实到每项工作的每个时间段上,列出资源数据表,如表5-4所示。

④绘制资源横道图,如图5-6所示。

⑤绘制资源负荷图(钟形曲线图或直方图),如图5-7所示。

⑥绘制资源累积曲线图(S形曲线图),如图5-8所示。

图5-6 资源横道图

图5-7 资源负荷图

图5-8 资源累计曲线图

表5-3 资源计划矩阵

表5-4 资源数据表

(3)资源采购计划。

资源采购计划是进度计划的支持性计划,满足项目对资源的需求。资源采购计划包括以下方面:

①劳动力的招雇、调遣、培训计划;

②材料采购订货、运输、进场、储存计划;

③设备采购订货、运输、进出场、维护保养计划;

④周转材料供应采购、租赁、运输、保管计划;

⑤预制品订货和采购计划;

⑥大型工具、器具采购计划。

(4)资源计划编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①资源计划与进度计划密切相关,应协调配套编制。

②计划编制过程中,资源计划与进度计划应反复优化调整,最终形成满足进度计划要求、满足资源需求并均衡使用资源的计划。

③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优化配置不同种类资源,使资源成本最低。

11.风险管理计划

1)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编制步骤

(1)识别风险,列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清单。

建设项目常见的风险因素有:

①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如气候的变化、物价的上涨、不利的地质条件等;

②项目的参加者各方产生的风险,如业主风险、分包商风险、监理工程师风险、设计单位风险;

③项目工作结构分解导致的工程活动的风险。

(2)评估风险,划分风险等级。

评估风险因素形成风险的概率和发生风险后可能造成的损失量,在此基础上划分风险等级。表5-5为风险等级评估表。

表5-5 风险等级评估表

说明:Ⅰ—可忽略风险;Ⅱ—可容许风险;Ⅲ—中度风险;Ⅳ—重大风险;Ⅴ—不容许风险。

(3)确认风险,确定风险管理重点。

对各种风险做出确认,根据风险列出风险管理重点,或按照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确定风险管理重点。

(4)制定风险对策,落实风险责任。

对主要风险提出防范措施,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人。风险责任人通常与风险的防范措施相联系。应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编制风险分析表(见表5-6)。对特别大或特别严重的风险进行专门的风险管理规划。

表5-6 风险分析表

12.信息管理计划

建立信息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安全地获得项目所需信息。信息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①项目管理的信息需求种类;②项目管理中的信息流程;③信息来源和传递途径;④信息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13.沟通管理计划

沟通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①项目的沟通方式和途径;②信息的使用权限规定;③沟通障碍与冲突管理计划;④项目协调方法。

14.项目收尾管理计划

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应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①项目收尾计划;②项目结算计划;③文件归档计划;④项目创新总结计划。

15.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

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对于各方项目管理组织都是重要的。应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制图标准绘制,不得有随意性。现场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现场范围内现存的永久性建筑;②拟建的永久性建筑;③永久性道路和临时道路;④垂直运输机械;⑤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仓库配电房、宿舍、料场、搅拌站等;⑥水电管网;⑦平面布置图说明。

16.项目目标控制措施

(1)项目目标控制措施种类包括:

①保证进度目标的措施;

②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

③保证安全目标的措施;

④保证成本目标的措施;

⑤保证季节性工作的措施;

⑥保护环境的措施;

⑦文明施工措施等。

(2)项目目标控制措施编制要点有:①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从组织、经济、技术、合同、法规等方面考虑提出技术组织措施;②每一种目标的控制措施务求可行、有效。

17.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是计划目标和完成情况的数量表现,用以评价组织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水平和质量。不同的项目管理组织的技术经济指标是不同的,应分别进行设计。技术经济指标的内容一般都应包括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主要是进度、质量、成本、安全、节约)、效益的。既要合理使用绝对数指标,又要善于使用相对数指标,以便于对比。必要时也可通过评分进行评价。

技术经济指标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1)进度方面的指标:总工期;

(2)质量方面的指标:工程整体质量标准、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标准;

(3)成本方面的指标:工程总造价或总成本、单位工程成本、成本降低率;

(4)资源消耗方面的指标:总用工量、用料量、子项目用工量、高峰人数、节约量、机械设备使用数量。

项目管理评价指标可以按照组织对项目管理的要求、项目的特殊性、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对信息的要求增加或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