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协助力国际经贸交流

商协助力国际经贸交流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激发贸促会民间经贸大使功能。广东省贸促会作为广东最大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促进机构,近年来以欧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以驻境外经贸代表处工作为抓手,以推动企业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为目标,积极开展民间经贸交流合作。目前,全省各级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已与世界各国超过300个友好组织建立了友好联系,与125个友好组织签署了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

商协助力国际经贸交流

政府机构是经济外交工作最主要的执行主体,但并非是唯一主体。[97]在西方发达国家,商协会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不仅在其国内经济协调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在国际经济交流中也极为活跃。比如,发达国家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推动本国的服务企业能够跟随制造业企业一起“走出去”,为其提供服务。一些贸易强国在多年的国际市场开拓中积累了许多促进本国企业走出国门的经验和路径,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专门性服务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推销本国的企业与产品。比较知名的有澳大利亚小麦委员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的Sopexa[98]、美国的FAS[99]等,这些组织大都有政府背景,属于官方与半官方的服务组织,专门为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帮助。发达国家甚至还建立了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基金,例如,丹麦发展中国家工业基金会即为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合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该机构隶属丹麦外交部,其职能是为丹麦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提供部分资金和咨询,基金会通过参股、信贷,甚至加入董事会管理等方式,参与到企业投资发展中国家的计划之中。[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为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专项授权等形式,有序调动商会、协会、国际组织等非政府力量[101]参与到对外交往中来。早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同志就说过,中国的外交是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的三者结合。从这个层面讲,半官方和民间的非政府外交与政府官方外交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外交的一大特色。[102]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体系并不断与国际规则体系接轨,以及中国逐步建立完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非政府力量的作用不断增大。广东一直按照国家的部署安排,积极发挥商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市场主体的特殊作用。

发挥商协会的作用,很重要的就是发挥半官方协会撬动作用,因为这些协会作为亦官亦民机构,其背后承担着不少政府的职能,承担着联系服务企业、商会特别是跨国企业的职责,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除了本书在前文所讲的欧美一些国家的相关半官方协会外,世界上的类似机构还有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香港贸易发展局、澳门贸易促进局,以及内地的贸促会、公共外交协会、友好协会等,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属于这样的机构。[103]近年来,广东大力发挥这些机构的撬动作用,亦官亦民、联系广泛、不可替代,为省域经济外交的深入开展增添新动力、新活力。

一是激发贸促会民间经贸大使功能。广东省贸促会作为广东最大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促进机构,近年来以欧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以驻境外经贸代表处工作为抓手,以推动企业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为目标,积极开展民间经贸交流合作。积极整合省内有关地市、企业和境内外商协会的资源,分别在20个国家(地区)设立了23个经贸代表处或联络办公室,先后在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和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推动成立了17个境外广东商会。运用好与境外300多个工商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的优势,进一步建立合作机制,拓展对外交流渠道。运用好境外广东商会的网络优势,进一步优化拓展其国际布局,扩展会员网络,更有力促进粤籍企业与当地工商企业界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和支持广东企业“走出去”。大力加强广东国际商会建设,进一步扩展其会员网络及贸易联盟,积极搭建国际商机对接平台,高效组织境内外民间经贸活动,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和扩大进出口提供国际联络、商事法律认证、项目对接等服务。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谋划由省贸促会牵头相关服务机构和商协会成立类似“广东国际经贸服务中心”这样的机构,赋予其建立和开展为“走出去”提供深层次、全方位服务的职能,加快整合一批有能力承办国际业务的公共服务机构,在法律、会计、审计、评估、金融、咨询等领域为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相关配套服务。[104]

二是运用好友协合作生力军效能。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团体会员和省一级人民团体,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广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在深化广东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谊、促进互利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有力服务和促进国家总体外交,同时也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全省各级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已与世界各国超过300个友好组织建立了友好联系,与125个友好组织签署了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其中与52个国家的81个友好组织签署了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与179个友好组织、机构和个人保持了友好联系,友好组织和机构涵盖了友好协会、工商协会、高校、华侨社团、基金会等多种类型,涉及议会、经贸、社科、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媒体等各个领域,构建了多元、立体的对外交流交往渠道。在面向世界、广交天下朋友的基础上,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动策划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近10年来接待各类来访团共计750批5767人次,共组派40个友好工作组出访51个国家;共主办各类经贸交流活动30余场,举办高端论坛和大型活动10场,积极为广东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打造广东对外交往的新名片[105](www.daowen.com)

三是拓展公共外交协会对外交往空间。广东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前沿,拥有深厚的人缘、地缘、文缘、商缘,是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广东公共外交协会积极搭建系列多边交流平台,通过一个个富有感染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不断拓展对外交往新空间。[106]2012年,广东举办首届广东国际交流合作周,以及“粤韵情、世界风——公共外交之夜”交响音乐会,通过音乐搭起沟通桥梁,有力推动了与各国际友城、友好组织的人文交流。[107]享有“中国第一展”美誉的广交会,也成为广东探索公共外交的重要舞台,2013年、2015年,广东公共外交协会、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省贸促会、省文化厅等单位连续举办了两届“广交世界、共赢发展”交流会,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广交会境外客商、在粤外商高管出席,交流会以“老广交”和在粤外商高管为主角,通过其亲身体会向世界讲述他们在广交会及广东找寻商机、共赢发展的真实故事,生动展示广东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巨大合作商机,演绎传递了“中国梦”与“世界梦”互融共通的理念。[108]2016年起,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借助每年10月举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这一平台,策划举办每个年度的广东公共外交周系列活动,邀请有关国家和友好组织的代表出席。其中,“2018广东公共外交周”活动于10月下旬举办,18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个外国友好组织的95名外宾应邀出席。期间,外宾出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广东声音”电视访谈节目,赴东莞参加第五届广东海丝博览会开幕式,走访深圳特区等。[109]总之,广东公共外交协会积极发挥联系各界、搭建平台、协调关系、汇集资源的优势,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公共外交活动,为促进广东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与经贸合作作出了新贡献。

当前,跨国公司投资贸易的全球化,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力。广东省域经济外交深入推进、广东经济逐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过程,也是外国跨国资本不断“引进来”、本土龙头企业及其产品不断“走出去”的过程。广东培育打造本土跨国企业方面,形成了以南方航空、中广核、招商局集团、平安华为、中兴、格力美的等一批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跨国企业集群,形成一定规模及影响力。其中,中广核在核电、核燃料、新能源等板块“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其清洁能源项目已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等6大洲、16个国家,境外资产和收入占比分别达到16%和20%。[110]近年来,广东把引进世界龙头企业和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双管齐下,放在更加重中之重的位置着力推进。一方面,积极完善省长与跨国公司交流直通车机制和重大项目落地跨部门协调机制,健全省市招商联动、产业招商联盟、项目专业评估等配套服务体系,鼓励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来广东设立地区总部和总部型机构,用好用足外资十条政策鼓励总部企业落户。另一方面,着力培育一批全球知名的广东自主品牌,建立广东省本土跨国公司重点培育目录,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并购获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端制造能力,促进“走出去”企业技术回流及返程投资。[111]

与此同时,广东还大力发挥国外商协会在推进中外经贸交流合作当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比如,大力吸引国外商协会在广东设立办事处,发挥其促进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运用好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发挥国际港口联盟、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全球市长协会,以及全球海事组织、葡语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的积极效应。总体上看,商协会等非政府力量在推动广东省域经济外交深入展开中日趋活跃,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均实现了增量式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