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孙子兵法》在管理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在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在当时,在当今社会也备受推崇。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人提出将《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如今《孙子兵法》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带兵打仗、企业管理,还是家庭教育,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只有对《孙子兵法》进行宏观的把握,才能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孙子兵法》在管理中的应用

王翼成

兵法与管理究竟有无联系,有多少联系,如何联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感悟。《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在当时,在当今社会也备受推崇。前不久国防部长梁光烈访问美国时,送给美国人的礼物之一就是《孙子兵法》。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兵书,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人提出将《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如今《孙子兵法》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带兵打仗、企业管理,还是家庭教育,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只有对《孙子兵法》进行宏观的把握,才能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五轮书》(宫本武藏)],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全书共十三篇,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写的简要概括。

1.始计篇

讲的是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可概括为“思想走在行动前”。

第一,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焉。”在这句话中要把握三点:不惹事、不怕事、关键做好自己的事。不惹事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境界;不怕事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精神;关键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正道。

第二,用正确的思想指标、科学的方法认识自己。“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制度、层级、职责、实用)。“道”即团队精神,“将”是管理者,“法”即制度化以及职责、层级、使命。这是我们认识自己最基本的方法。

第三,学会进行敌我双方的比较。始计即系统化,在市场上,有很多的同行竞争对手,我们不仅要认清自己,也要认清对方。所以孙武提出用始计之法正确认识自己,比如领导层谁有境界,管理层谁最厉害,实力谁最强,规模、设备、技术、职工的状态等。这个理念用于今天的企业管理绝不是牵强附会,在我读过的有关《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书中,《孙子兵法说什么》是目前《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结合得最好的一本书。

第四,懂得用非常手段保护自己。“兵者诡道也”,当你没有准备好,当你的实力不如对方,但是对方给你出难题的时候怎么办?孙武告诉我们用非常之道保护自己,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诈尸”。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想办法让对方犯错误,这也是弱者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

第五,学会进行可行性分析,即孙武的“妙算”。要权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如果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分析,那么取得胜算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进行的可行性分析少,则胜算的可能性就小,如果没有进行任何可行性分析,那么胜算是不可能的。我们今天也有可行性分析,但是把这个和孙武的“妙算”相比,就会发现孙武已经比我们领先2000多年了,因为孙武的“妙算”里面,不仅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也进行不可行性的分析。

2.作战篇

讲的是“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最近我的感悟是,此“作战”非彼“作战”,其实整个过程就没有打,而是讲备战。可概括为“备战之际仔细算”,其核心是成本核算

第一,全面进行成本核算。本篇中有一段话:“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相当于今天成本核算中的财务成本、非财务成本、时间成本、时间价值等。

第二,尽可能花小钱办大事。时间是第一坐标,他提到兵贵胜不贵久,跟对手较量最重要的是快速决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是最大的效益。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持久战、消耗战。毛泽东最英明的地方在于通过打持久战把日本打败了,这就是辩证法,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日本人最大的希望就是速战速决,那么我们就用他最害怕的方式来对付他——打持久战。

第三,本钱不够怎么办?孙武提到了“因粮于敌”,这是从战争角度讲的,就是学会从对手那里获得所需的资源。

3.谋攻篇

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可概括为“行动之中理念先”,眼光独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说到着眼点、着力点、落脚点,三点一线,眼光至上。

第一,全胜行动有六个要素:明确的目的、准确的目标、正确的策略、精确的途径、自己不犯错和根据变化而变化(以变应变)。这些思想在孙武《谋攻篇》中有多处体现,比如讲全胜的目的时他说:“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不战屈人之兵。

第二,配合目标的策略选择。孙武的策略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第三,手段与路径的灵活运用,即不受教条的束缚。他讲“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当我的力量不敌对方时,不贸然行动;“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也就是毛泽东讲到的“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此外,孙武还提到要避免两个严重错误:第一,高管团队不能失职,高管是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的,如果高管唯唯诺诺不出主意,不想办法,只是一味地听命,看似很忠诚,实则在犯错。所以孙子说:“夫将者,国之辅也。”第二,经理人不能犯错误,“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领导对下属不放心、不授权、瞎指挥、乱干涉。

预判变化,料事如神,即知己知彼。孙武讲“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即经理人很厉害,你就可以直接撒手让他干。对企业管理来说,就是要有实力,团结协作,还要授权。

4.军形篇

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可概括为“胜于易胜最合算”,用陕西方言来说,就是“柿子专挑软的捏”。对于生意人来说就是永远不做赔本生意。

第一,立于不败之地,即“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第二,胜于易胜,善之善者也。

第三,学会选择,孙武给了五个字: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即考虑、掂量、计算、比较、结果。

5.兵势篇

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可概括为“实力成势奇正谈”。以正胜,以奇和,奇即出其不意,但实力是前提,离开实力谈怪招则会很危险。

关于实力,孙武有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据说老鹰在发现猎物后俯冲的速度是航天飞机冲破大气层的速度。即速度也是能量,速度是关键。要学会造势,而企业的势则在于实力与决策速度的有效结合。

6.虚实篇

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即掌握主动。可概括为“因地制胜变对变”。(www.daowen.com)

第一,如何让对手跟你走,“利害”二字,“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第二,改变对方的状态,“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第三,“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即想办法把对方的力量分散在很多地方让他自顾不暇,我只找我最擅长的一点,集中力量搞定对方。

第四,打组合拳。很多在我们今天的职场营销中常常用到:“策之”,即可行性分析;“作之”,即通过小动作观察市场走向;“形之”,即广告;“觉之”,即试销。

7.军争篇

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可概括为“争胜当争主动权”。与对手竞争的时候都是奔着利益的,但是利益与风险并存,即“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我们要趋利避危。在对外环境方面,当对方意图不明确时不轻易与其结盟,不清楚外部环境时不要轻易出手,没有外部力量的帮助,对外部环境的控制力就会很小;对内而言即团队精神:效率、程序、有力、坚定、忠诚、造势。

8.九变篇

讲的是将军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可概括为“有舍有得变中权”,追求与放弃要在变化中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即学会放弃。学会全面考虑问题,即分清利害杂陈,“是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权衡利弊。他提到将有五危:必死(不要命)、必生(贪生怕死)、忿速(易怒)、廉洁(过于重视自己的名声)、爱民(心慈手软)。

9.行军篇

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可概括为“过程管理令当先”。

第一,健康也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健康就是生产力。孙武讲“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第二,学会分析,孙武将行军打仗遇到的情况分为31种现象,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学会到对方的企业里去观察,并对其作出基本的判断。

第三,不盲目追求人数,领导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聚力(即把大家团结起来)、料敌(判断敌人的情况)、取胜。

第四,令之以文,奇之以武(即思想工作、制度管理)。

10.地形篇

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可概括为“认清环境辟祸端”。其实这六种地形环境就是我们今天分析的六种市场状态。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团队管理中的六种败象需要高管特别注意:自不量力、领导无能、管理不畅、组织混乱、部下有怨气等。“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用企业理念影响人的心性,用规章制度约束他的行为,用文化道德熏陶他的思想,用诚信道德让他不犯错误。合于利则动。

11.九地篇

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可概括为“原则策略随敌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12.火攻

讲的是以火助攻,可概括为“该出手时就出手”。其实古代的火攻不亚于今天的核战争。今天,市场化竞争异常激烈,我们要权衡价格战与价值战。

第一,守住利益果实。

第二,道、天、地、上、法。即要把企业盈利分配在五个方面:文化建设、市场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培训、福利提升。

第三,防止心火入魔,“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即领导不要在情绪激动时做决策。刘备江都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

13.用间篇

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可概括为“情报信息莫等闲”。作为高级领导要舍得投资情报信息,不信迷信,不要太相信风水占卜等迷信。

结语

一十三篇万古传,至今仍觉很新鲜;

开篇起计有高度,思想走在行动前。

胜于易胜最合算,争胜当争主动权;

方方面面皆有道,古为今用也不烦。

(本文系作者2012年在西安MBA学会方圆管理论坛上的演讲,刊发于学会会刊《方圆管理》2012年6月总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