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双创发展的瓶颈

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双创发展的瓶颈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专业服务人才的薪资要求与“双创”空间能负担的工资不匹配,如投融资中介服务需金融行业专业人才和相关从业经验,但“双创”平台能够支付的薪资显著低于金融行业,很难吸引专业人才。促进科技、发改、金融、财税、人才等支持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有效衔接,有效集成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对“双创”平台及“双创”企业的支持。

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双创发展的瓶颈

“双创”平台的快速扩张,也一定程度出现了运营管理团队水平和专业服务难以跟上的问题。一些平台从业人员对“双创”载体的认知仍处于模糊阶段,懂运营的专业人员凤毛麟角,这已成为制约“双创”平台运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据车库咖啡统计,参与“双创”平台运营人才培训的人员中,具有平台运营1年以上经验的比例仅为10%。另外,专业服务人才的薪资要求与“双创”空间能负担的工资不匹配,如投融资中介服务需金融行业专业人才和相关从业经验,但“双创”平台能够支付的薪资显著低于金融行业,很难吸引专业人才。

“双创”上水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上水平。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快建设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双创”平台,更好为各类“双创”主体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服务。

一是科学布局规划。引导各地区根据资源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定位及优势细分市场,建设垂直细分领域的“双创”平台,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为入驻的创业团队打通和对接上下游资源。优化“双创”平台建设布局,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业化“双创”平台倾斜支持,避免同一区域内无序引入和同质化建设,防止过度稀释现有创新创业资源。引导各地明确各类平台主要建设内容,突出各自特色,统筹同一行政区域内的平台建设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引导“双创”平台加快与研发设计、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成果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开放自身研发、试验等资源,建设面向小微企业的“双创”平台,构建雨林式创业生态圈。支持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合作,围绕地方优势产业联合建设一批研发、试验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进一步开放科研院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开放事业单位的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高创新创业质量。(www.daowen.com)

三是优化财税支持。建立健全“双创”平台考评结果与财政支持挂钩的激励机制。更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间接支持方式,扩大创新券、创业券的使用范围。落实对“双创”平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孵化机构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专业化平台采购专业化设备、提供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方面服务的财政资金支持,并给予针对性税费减免。

四是加强政策统筹。促进科技、发改、金融、财税、人才等支持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有效衔接,有效集成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对“双创”平台及“双创”企业的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搭建高层次资源共享平台,大力引导各类“双创”平台资源整合,横向打通区域类、高校院所类和企业类基地之间等的体制及行业屏障,纵向打通行政管辖与地理区划屏障,形成各类“双创”平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互联互通的新局面。

五是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双创”平台质量管理、优胜劣汰的健康发展机制。对于政府认定备案的众创空间和各类授牌的“双创”示范基地和平台,要实施严格的年检和考核评价机制,重点考核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孵化企业(项目)数量质量、基地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情况。建立“双创”平台准入、评估、退出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不合格的要及时“摘牌”清退。严查以会议场租、餐饮服务、公摊费用等各种名目实行绑定服务,向入驻企业乱收费,切实降低企业“双创”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