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速农村社会保障建设

加速农村社会保障建设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实践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既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又影响到农村的长远发展。现阶段,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至关重要。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二是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给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要保障,建立起适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稳定、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速农村社会保障建设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部门为了能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配套,在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医疗合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多种民生措施的总和。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中国计划到2020年,在农村地区实现全员覆盖的养老保险、农村医疗合作、生活低保障等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使城镇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接轨,最终形成全国统一的现代化保障体系。

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实践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既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又影响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同时也有利于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对于保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留住人才、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农民在没有较为固定的工作和收入的时候,需要以耕种土地作为最主要的基本生活载体,一旦土地流转而又无法寻找到就业机会,就会陷入“种田没有资源,社保没有机会,创业没有资金”的困境。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相关社会救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范围较窄且保障程度较低。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严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和工伤保险,但这些保险还不能完全抵御城乡居民一生中的社会风险,而且这五大保险覆盖率相差悬殊,失业保险覆盖面尤其狭窄。中国社保资金除依靠中央拨款外,主要是地方政府承担相应支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在各地区的表现差别巨大,尤其在一些困难地区,保障水平和效果差距较大,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

农村养老保险的目的,是让有农村户口的居民可以老有所依。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2011年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2014年将两项制度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的管理模式。基础养老金列入财政预算、由政府支付;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集体组织补助等构成,实账积累。2018年开始,中国实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让农村户口居民和城市户口居民享受无差别养老待遇。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急需配套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当前物价水平不断高涨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金的购买能力相对下降。三是农村社会保障管理缺乏联动、监督约束及激励机制。中国目前养老、医疗、低保、救济等都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多部门管理缺乏联动性,而大部分地区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又由同一部门负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特别是异地缴费、异地报销等工作进展缓慢。五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缺少业务水平高、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六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缺少相关法律基础,法律制度建设不健全,导致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运行不顺畅,影响了社会保障的效果。(www.daowen.com)

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一是通过构建完善的结构体系,实现多层次、全面覆盖所有农村居民且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对农村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要鼓励农民积极参保,国家辅助;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尤其是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尽快构建起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适当提高保障的范围和保障的程度,以国家保障为主,实施分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统筹城乡社保,逐渐消除城乡社会保障差异,通过有效的政策激励,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以城促乡,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地区财政税收,保证财政社保支出。

二是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给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要保障,建立起适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稳定、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相关制度都是由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法规组成,缺少了法律应有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很难统一规范各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可以在顶层设计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

三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督及管理。国家司法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及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将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管理和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发挥新闻媒体等相关机构的作用,接受社会团体对社保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查,保障监督体系的完善。真正做到制度透明化,使农民真正了解国家政策,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农村社会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使措施有效地落实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