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能够对农民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环节所出现的问题或困难给予解决和引导。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培训机构开展产业教育培训和科技指导服务,共同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为主导的培育模式。

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能够对农民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环节所出现的问题或困难给予解决和引导。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能够培育出一批具备较高文化水平、较高技能素质、较强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能够引导小农户使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技术手段,加快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从而为乡村振兴的“三农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具体来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要包括以下模式:

1.政府主导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政府主导的培育模式主要是指政府牵头统筹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文化层次和培育需求,分别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的职业农民,组织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从培训到中职、高职教育的多层次培育。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并负责协调财政、农业、教育、金融、保险等部门共同出台扶持政策,同时提供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环境

2.多方联动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www.daowen.com)

一是产业主导的培育模式。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培训机构开展产业教育培训和科技指导服务,共同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此外,根据当地农业优势产业,政府对农业院校学生定向招生、专项培训,能够有针对性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在解决农业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为当地农业发展留住一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是实践操作为主导的培育模式。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实际操作演练的设备、场所,以及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多方位的实践机会。此外,政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起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以及宏观管理的作用,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保障;农业院校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专项课程训练。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拓展新型职业农民的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提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规范生产的意识。通过“政府+学校+企业”的联动,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兴业实践中发展成长,带动行业发展。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为主导的培育模式。以当地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技能人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为重点培养对象,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依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农时季节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技术示范指导,创造有利于农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此外,依靠政府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包含信息、技术、政策、销售等模块为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平台,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服务,并促进其带动周边农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