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汽车保险被纳入中国制造2025

汽车保险被纳入中国制造2025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制造2025”起草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制造2025”。赵福全:核心思想是,要利用“中国制造2025”这个契机,把汽车纳入到国家的战略产业中,以期将自主品牌做强。所以,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我们认为必须把汽车列入“中国制造2025”里,即使现在汽车还比较弱,但作为龙头也作为载体,未来一定要做强。

汽车保险被纳入中国制造2025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制造2025”起草的背景是什么?

赵福全:“中国制造2025”最早源于中国工程院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在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大潮下,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计划、日本的“智能机器人”计划等,都是实现制造业网联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不同路径。中国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制造2025”。

21世纪经济报道:据说一开始对汽车产业到底要不要写进“中国制造2025”是存在争议的?

赵福全:是的。起初重点产业中并没有列入汽车,理由是汽车产业自主部分做得不好。后来,相关专家和领导据理力争,充分解释了汽车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战略制定应该面向制造业未来的竞争力。汽车业过去不强不意味着未来不应该强,不能够强。制造业转型如果不把汽车作为一个抓手和龙头,那么其转型将缺乏重要目标和有效载体

此外,“中国制造2025”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国家在战略层面上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到2025年,中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个阶段,到2035年,进入中等水平的制造强国行列,这个内容已经开始讨论了;第三个阶段,到2045年,也就是接近建国100周年时,中国争取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前列。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把汽车放进这个规划里是有很大问题的。

我个人认为,汽车在民用工业里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因为它涉及材料、能源机械电子、信息等,市场巨大,拉动力极强,所以国家战略不应该以能力定方向,而应以需求为衡量标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包括汽车产业,并应把汽车作为龙头来抓。(www.daowen.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在规划中,关于汽车部分,专家组撰写的思路是什么?

赵福全:核心思想是,要利用“中国制造2025”这个契机,把汽车纳入到国家的战略产业中,以期将自主品牌做强。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把中国的制造业做强,而中国制造业做强应该有一个载体和抓手。对此,汽车专家组认为,汽车既是最好又是最难的切入点。事实上,德国“工业4.0”也是以汽车业为切入点的。它由德国工程院牵头,以弗劳恩霍夫协会作为顾问宝马西门子博世等汽车相关企业都参与其中。

德国选择以汽车为载体推行“工业4.0”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工业4.0”的核心就是实现智能制造。智能制造越是在产业链复杂、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高的产业实现,其价值和效果也就越大。而汽车正是这样的产业。第二,汽车的关联性、带动性强,德国认为如果汽车业实现了“工业4.0”,对整个制造业的转型都将有巨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未来,中国制造业要想有大突破,如果汽车产业不能做强,我认为会非常困难。像装备制造业产出的机床、材料和工艺方面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可以在汽车上找到“用武之地”,而且这些相关产业也必须做强才能最终造出好车。

所以,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我们认为必须把汽车列入“中国制造2025”里,即使现在汽车还比较弱,但作为龙头也作为载体,未来一定要做强。最终,这些意见也得到了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